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细辛

    【出处】《本经》 【拼音名】X Xīn 【别名】小辛(《本经》),细草(《吴普本草》),少辛(《纲目》),独叶草、金盆草(《中药材手册》),山人参(江苏)。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 【采集】5~7月间连根挖取,除净泥土,及...[详细]

  • 线叶金鸡菊

    【别名】除虫菊(《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 线叶金鸡菊 的叶。夏、秋采收。 【原植物】 线叶金鸡菊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具短绒毛,上部分枝。叶对生,3~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裂片长5~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钝,基...[详细]

  • 线叶蓟

    【别名】野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花。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植物】 线叶蓟。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纺锤形,稀疏分枝,肉质。茎直立,上部分枝,有白色蛛丝状毛或细软毛。基部叶于花后雕落...[详细]

  • 竹节三七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节参(《科学的民间药草》),竹节人参(《现代实用中药》),竹鞭三七、罗汉三七(《中国药植志》),竹节七、竹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萝卜七、白三七(《中药材品种论述...[详细]

  • 峨三七

    【出处】《四川中药志》 【别名】芋儿七(《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肉质直根。秋季采挖。原植物详 竹节三七 条 【生境分布】产四川峨眉山。 【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常有1至数个分叉,偶为单枝。分叉者形似白芨,全体...[详细]

  • 参叶

    参叶(《中药志》) [异名]七叶子(《中药志》),定风草(《陕西中药志》)。 [基原]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Panax pseudo ginsemgWall. var. japonicus(C. A. Mey.) Hoo Tseng的叶。原植物详竹节三七条。 [采集]夏至至小暑节间, 当枝叶茂盛时采收,摊开阴干,扎成小...[详细]

  • 驼乳

    [基原]为驼科动物双峰驼Camelus bactriamus L.的乳计。原动物详 骆驼脂 条。 [性味] 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用主治]《饮膳正要》:补中益气,壮筋骨。 [用法与用量]内服:炖热饮。...[详细]

  • 驹胞衣

    [基原]为马科动物马Equs caballus (L. )的胎盘。原动物详 马肉 条。 [功用主治]《孙夭仁集效方》:治妇人天癸不通,驹胞衣煅存性为末,每服三钱,入麝香少许,空腹新汲水下。...[详细]

  • 虱草花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别名】明涧色尔布(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虱草花的花。7~8月采,阴干。 【原植物】 虱草花。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丛生,基部有毛,高10~30厘米。基部叶倒披针形,全缘,有缘毛,叶柄长;茎生叶基部抱茎,有缘毛。头状...[详细]

  • 降龙草

    【别名】秤杆蛇药、冷水草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的全草。秋季采。 【原植物】 降龙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基部伏地,有须根。茎四棱形,近光滑或微有细毛,有棕黑色斑点。叶对生,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狭,...[详细]

  • 建神曲

    【别名】泉州神曲(《药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纲目拾遗》)。 【来源】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制法】 ①取枳壳1.5斤,枳实1斤(麸炒),香附子1斤(麸炒),杭白芍1.5斤(洒炒),莪术1斤(酒炒),首乌片1斤(微炒),...[详细]

  • 建兰叶

    【出处】《纲目拾遗》 【来自】为兰科植物建兰的叶片。原植物详 建兰花 条。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泉州本草》:味辛,平,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理气,利湿。治咳嗽,肺痈,吐血,...[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55
  • 356
  • 357
  • 358
  • 359
  • 360
  • 361
  • 362
  • 363
  • 364
  • 365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