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蚕退纸

    【出处】《嘉?本草》 【别名】蚕子故纸(《千金方》),蚕纸(《近效方》),蚕布纸(《日华子本草》),蚕蜕纸(《圣惠方》),蚕连(《本草衍义》),蚕连纸(《纲目》),蚕沙纸(《本草求原》)。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卵子孵化后的卵壳。 原动物...[详细]

  • 原蚕沙

    【出处】《纲目》 【别名】原蚕屎(《别录》),蚕沙(陶弘景),晚蚕沙(《斗门方》),马鸣肝(《东医宝鉴》),晚蚕矢(《本草备要》),二蚕沙(《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 原动物详 原蚕蛾 条。 【采收】6~8月收...[详细]

  • 原蚕蛾

    【出处】《别录》 【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 【采收】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干。 【原动物】 家蚕蛾。 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厘米。翅展3.9~4.3厘米。头部较...[详细]

  • 白僵蚕

    【别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收集病死的僵蚕,倒入石灰中拌匀,吸去水分,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 【药材】呈圆柱形...[详细]

  • 蚕豆

    【出处】《救荒本草》 【别名】佛豆(《益部方物略记》),胡豆(《纲目》),南豆(《蒙化府志》),马齿豆(《台湾植物名录》),竖豆、仙豆、寒豆、湾豆,罗泛豆(《中国药植志》),夏豆(《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夏季豆...[详细]

  • 蚕豆壳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 原植物详 蚕豆 条。 【采收】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 【生境分布】产江苏。 【性状】干燥的种皮,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都卷曲为不规则的碎片。大小不等。质...[详细]

  • 蚕豆荚壳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荚壳。 原植物详 蚕豆 条。 【化学成份】含-(3-(-D-吡喃葡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也含甘油酸。 【药理作用】豆荚所含甘油酸,对兔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 【...[详细]

  • 蚕豆花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 原植物详 蚕豆 条。 【采收】清明节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产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黑褐色,皱缩,长约2厘米;萼紧贴花冠管,先端5裂片,每因干燥碎...[详细]

  • 蚕豆叶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 原植物详 蚕豆 条。 【化学成份】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含丰富的多巴。 【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详细]

  • 蚕豆茎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别名】蚕豆梗(《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茎。原植物详 蚕豆 条。 【化学成份】茎含山柰酚、对羟基苯甲酸、延胡索酸、白桦脂醇等。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 【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详细]

  • 素馨花

    【出处】《纲目》 【别名】耶悉茗花(《南方草木状》),野悉蜜(《酉阳杂俎》),玉芙蓉(《花镜》),素馨针(《广东中药》)。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 【采收】夏、秋采收,在清晨太阳未出时采摘花蕾,隔水蒸约20分钟,然后取出晒干。...[详细]

  • 珠兰根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根。原植物详 珠兰 条。 【化学成份】根、花含挥发油。 【性味】《药性考》: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治痈疖疮癣。 ①《药性考》:磨敷痈疖。 ②《岭南采药录》:擦飞癣。 ③《广州植物志》:捣烂敷疔疮...[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52
  • 353
  • 354
  • 355
  • 356
  • 357
  • 358
  • 359
  • 360
  • 361
  • 362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