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出处】《别录》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详 香蕉 条。 【化学成份】根含酚类。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大寒。 ②《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甘涩,大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详细]
【出处】《日用本草》 【别名】香信(《本草求原》),香菇(《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 【采集】春、秋、冬季均可收采,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晒干或焙干。 【原植物】菌盖径可达10厘米,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的裂纹;下面有...[详细]
【异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果(《药材学)。 【基原】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Mo心心on (Bl.) G. Don的果序,原植物详闹羊花条。 【采集】910月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收,用水...[详细]
[异名]樟木树。 [基原]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 [原植物] 黄樟Cim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Nees 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具羽状脉,侧脉6~8对,脉腋有腺点。圆锥...[详细]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秋季采,阴干。 原植物详 香樟 条。 【性味】微辛,温。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附方】 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研末,开水送服。 ②治百日咳,痢疾...[详细]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植物详 香樟 条。 【化学成份】 叶含挥发油2~3.7%。 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6~3.3%,其中1,8-桉叶素含量约60%、樟脑0.75%,其他成分有柠檬醛、癸醛、-蒎烯、莰...[详细]
【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 【采集】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 【原植物】 香槐。 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色,二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有细小皮孔。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膜质,基...[详细]
【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叶。 【原植物】 芙蓉菊。 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顶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详细]
【别名】矮鬼针草、鹿角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原植物】 香茹。 草本,高15~35厘米。茎有纵棱。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根生叶具长柄;茎生叶互生,柄较短。头状花序小,黄色,异性;总苞钟状,苞片狭,2列:花托有...[详细]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根,全年可采。原植物详 香茅 条。 【化学成份】根茎含生物碱0.3%。此生物碱具有吲哚环。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止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2两。...[详细]
【别名】大风茅(《岭南采药录》),柠檬茅(《种子植物名称》),柠檬草(《广州植物志》),茅草茶、姜巴茅(《贵州民间药物》),姜草、香巴茅(《四川中药志》),香茅草、风茅草(《广东中药》Ⅱ),姜巴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详细]
【别名】藤构、娃娃皮、野棉皮。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小黄构的茎皮和根。全年可采,晒干。 【原植物】小黄构,又名:黄构。 常绿灌木,高0.5~1米,多枝纤细。叶对生,稀互生,纸质至近革质;叶片矩圆形或倒卵状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1.5~4厘米,宽0.6~1.7...[详细]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