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扇子七

    【出处】《陕西中草药》 【别名】老虎七(《黄山植物的研究》)。 【来源】为兰科植物扇脉杓兰的根或带根全草。 【原植物】 扇脉杓兰。 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匍生,节上簇生须根。茎单一,高20~40厘米,被长柔毛,基部有少数鞘状叶。叶2枚,生茎端,略成对...[详细]

  • 扇蕨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搜山虎。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茎或全株。 【原植物】 扇蕨。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的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5厘米,无毛;叶片扇状,鸟足状掌状分裂,裂片披针形,中央裂片长17~20...[详细]

  • 调经草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 【原植物】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枝近四棱形。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详细]

  • 娑罗子

    【出处】《纲目》 【别名】莎婆子(《百草镜》),武吉(《杨春涯经验方》),苏罗子(《药材资料汇编》),开心果(《江苏植药志》),索罗果(《陕西中药志》),梭椤子(《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或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 【原植物...[详细]

  • 浆水

    【出处】《嘉?本草》 【别名】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制法】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五、六日生白色泡沫时,滤出待用。 【性味】甘酸,凉。 ①《嘉?...[详细]

  • 当归

    【别名】干归(《本经》) 【出处】《本经》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一般须培育3年才可采收。秋末挖取根部,除净茎叶、泥土,放在通风处阴干几天,按大小分别扎成小把,用微火熏于令透即得。本品带油性,易霉败、虫蛀,必须贮存干燥处。逢霉雨季节,...[详细]

  • 过山消

    【别名】开喉箭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狭叶少花酸藤子。 蔓性小灌木,高40~70厘米,细弱多分枝。茎枝圆柱形,红褐色,嫩枝密生棕色腺质短柔毛。叶互生;叶柄短,细弱;叶片卵状狭披针形,长3~6.5厘米,宽8~12...[详细]

  • 紫参

    【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 【原植物】 华鼠尾。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茎方形,单一或分枝,表面紫棕色或绿色,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全为单叶或茎下部为三出复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详细]

  • 拳参

    【出处】《本草图经》 【别名】山虾子(《江苏植药志》),倒根草(《新疆药材》),紫参、破伤药、刀剪药、疙瘩参(《河北药材》),虾参、回头参、山柳柳、石蚕(《山东中药》),刀枪药(《中药志》),马峰七(《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拳...[详细]

  • 窄叶飘带草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飘带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窄叶柴胡的全草。 【原植物】 窄叶柴胡。 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细弱,绿色,具分枝。单叶互生,线状倒披针形以至线形,长2.5~8厘米,宽2.5~4毫米,先端短尖,基部略狭,抱茎,全缘...[详细]

  • 窄叶大戟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别名】猫眼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窄叶大戟的全草。 【原植物】 窄叶大戟。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较低矮,下部带紫色。叶互生,下部叶鳞片状披针形,淡紫色,上部叶披针状线形,长1.5~3厘米,宽1.5~3毫米,稀...[详细]

  • 宽叶独行菜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别名】大辣辣、止痢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宽叶独行菜的全草。 【原植物】 宽叶独行菜。 多年生草本,高0.3~1.2米。茎直立,中上部有分枝。叶长圆披针形或广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稀锯齿,基部的叶具...[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298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