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黄疸树

    【出处】《江苏药材志》 【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庐山小檗 的茎及根。 【原植物】 庐山小檗。 落叶灌木,高约1~3.5米。茎多分枝,...[详细]

  • 黄莲花

    【出处】《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 黄连花 的带根全草。 【原植物】 黄连花。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茎直立,高40~80厘米,上部有细腺毛。叶对生,偶3~4片轮生,披针形至狭卵形,长4~12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基部锐或稍钝,下面常带白...[详细]

  • 黄香薷

    【出处】《泉州本草》 【别名】香薷、寸薷。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 黄香薷 的全草。 【原植物】 黄香薷。 一年生直立草木.根须状。茎高10~30厘米,节甚长,节上具分枝。叶对生,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2~4.5厘米,宽0.3~0.9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上半...[详细]

  • 黄药子

    【出处】《本草图经》 【别名】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原植物】黄独(《唐本草》),又名:土卵(《唐本草》),金线吊虾嫫、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薯...[详细]

  • 黄独零余子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 黄独 叶腋中的珠芽。7~8月成熟时采收。 原植物详 黄药子 条。 【药材】珠芽呈圆球形,径约2厘米。外皮棕褐色,上有淡棕色、细小之颗粒状突起,径约1毫米。除去外皮后...[详细]

  • 黄荆子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 【原植物】黄荆(《救生苦海》),又名:五指柑(《生草药性备要》),山荆(《玉环志》),山黄荆、黄荆条(《纲目拾遗》),七叶...[详细]

  • 黄荆叶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 黄荆 的叶片。 原植物详 黄荆子 条。 【采集】夏初未...[详细]

  • 黄荆枝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别名】黄金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 黄荆 的枝条。 原植物详 黄荆子 条。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喉痹肿痛,风湿骨痛,牙...[详细]

  • 黄荆根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 黄荆 的根。原植物详 黄荆子 条。 【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酚红法)。尚有扩张支气管及抑菌作用,参见 黄荆子 条。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温。 【归经...[详细]

  • 黄栌根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 【原植物】毛叶黄栌,又名:岩棕树、卷子树。 落叶灌木,高2~5米。树皮暗灰色,鳞片状;小枝灰色,生有短柔毛。叶互生,近卵圆形,全缘,长3~8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叶脉带红...[详细]

  • 黄细辛

    【出自】《陕西中草药》 【别名】土细辛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花细辛的根。 【采集】秋季采挖,取根,洗净,阴干或晒干。 【原植物】 长花细辛 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根茎短,簇生多数纤细须根,表面淡黄色,有香气,叶具长柄,长椭圆状心形或宽三...[详细]

  • 黄练芽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黄楝头、回味(《物理小识》),黄裢头、蓝香(《食物考》),黄连芽(《纲目拾遗》),黄鹂芽(《植物名实图考》),黄儿茶、黄连茶(《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 黄连木 的叶芽。 【原植物】黄连木(《广西...[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84
  • 285
  • 286
  • 287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