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桑叶

    【出处】《本经》 【别名】铁扇子(《百草镜》)。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原植物】桑(《诗经》),又名:家桑(《日华子本草》),荆桑(王祯《农书》),桑椹树(《救荒本草》),黄桑。 落叶乔木,高3~7米或更高,通常灌木状,植物体含乳液。树...[详细]

  • 桑椹

    【出处】《唐本草》 【别名】葚(《尔雅》),桑实(《说文)),乌椹(《本草衍义》),文武实(《素问病机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苏植药志》),桑粒(《东北药植志》),桑?(...[详细]

  • 桑叶汁

    【出处】《别录》 【别名】桑叶滋、桑脂、桑滋干(《纲目拾遗》)。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鲜叶,摘破叶脉后渗出的白色液汁。 原植物详 桑叶 条。 【性味】《纲目拾遗》: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蜈蚣咬伤。 ①《别录》:解蜈...[详细]

  • 桑皮汁

    【出处】《玉楸药解》 【别名】桑汁、桑白汁(《肘后方》),桑木汁(《圣惠方》),桑皮中白汁(《本草图经》)。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树皮中的白色液汁。 原植物详 桑叶 条。 【性味】《本草汇言》:味苦。 【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外伤出血。 ①《本草...[详细]

  • 桑枝

    【出处】《本草图经》 【别名】桑条(《本草图经》)。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原植物详 桑叶 条。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扛、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采集】春末夏初采收,去叶,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30~60厘米的段或斜片,晒干...[详细]

  • 桑白皮

    【出处】《药性论》 【别名】桑根白皮(《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 原植物详 桑叶 条。 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采集】冬季采挖,洗净,趁新鲜刮...[详细]

  • 葫芦巴

    【别名】苦豆、香草、 芦巴子、香草子、小木夏 【来源】为豆科植物戎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用。 【原植物】 戎芦巴。 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三出...[详细]

  • 桑根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根。原植物详 桑叶 条。 【药理作用】桑树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体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性味】《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功能主治】治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 ①《日华子本草》:研汁...[详细]

  • 小叶桑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别名】野桑(《广西药植名录》),小岩桑(《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 【原植物】 鸡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枝开展,无毛;树皮褐灰色,纵裂,单叶互生,卵圆形,长6~1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详细]

  • 小叶桑根

    【基原】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原植物详小叶桑条。 【性味】《贵州草药》: 辛甘,寒。 【功用主治】泻肺火,利小便。治肺热咳嗽,衄血,水肿, 腹泻,黄疸。 贵州草药:清热,凉血,利湿。 广西药植名:录清肺热,镇咳。治腹泻,水肿,风湿痛。 【用法与...[详细]

  • 预知子

    【出处】《日华子本草》 【别名】盍合子、仙沼子(《日华子本草》),压惊子(《医林纂要》)。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种子。原植物详 八月札 及 木通 条。 【化学成份】木通的种子含脂肪油约18%,其中主含油酸甘油酯、亚麻酸甘油酯...[详细]

  • 展枝唐松草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别名】歧序唐松草、坚唐松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展枝唐松草的全草。 【原植物】 展枝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叶向上直展,为2~3回近羽状复叶;叶片长8~18厘米,小叶卵形或倒卵形,长0.8~2厘米,宽0....[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87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