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稻谷芒

    【别名】稻稳(《日华子本草》),谷颖(《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果实上的细芒刺。 原植物详 梗米 条。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治黄病身作金色,稻谷芒炒令黄,细研作末,酒服之。 《中华本草》: 利湿退黄。主治黄疸。 摘录《中药大辞...[详细]

  • 稻草

    【别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原植物详 梗米 条。 【化学成份】稻叶含类似花药黄质和蒲公英黄质的色素;另含新黄质、似花药黄质、蝴蝶梅黄素、叶黄素等...[详细]

  • 粳米泔

    【异名】淅二泔(《证治要诀》), 米沈(《纲目》)。 【基原】为淘洗粳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米泔水。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利小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风热目赤。 《纲目》: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 【用法与用量】内...[详细]

  • 溪黄草

    【别名】熊胆草、血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土黄连(《广西中草药》),四方蒿(《全展选编传染...[详细]

  • 滇南杭子梢

    【别名】干枝柳、三叶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的根。 【原植物】 滇南杭子梢 灌木,高达2米。嫩枝有棱角,被细柔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3厘米,宽8~15毫米,先端圆有细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有短柔毛;叶柄被细...[详细]

  • 滇鸡骨常山

    【别名】红辣树、白虎木、野辣椒、三台高、野辣子、永固生、红花岩托、四角枫。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 【原植物】鸡骨常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云南鸭脚树、红辣树、白虎木、野辣椒、 直立灌木,高达3米。茎灰褐色。单叶3~5轮生...[详细]

  • 滇獐牙菜

    【别名】走胆药、肝炎草、青叶胆、青鱼胆(《云南中草药...[详细]

  • 滇瑞香

    【别名】桂花矮陀陀、黄山皮条、构皮岩陀、万年青矮陀陀(《云南中草药...[详细]

  • 满山红根

    【基原】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 Rhododendron daun cumL.的根。原植物详 满山红 条。 【功用主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临床报道】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鲜满山红根( 净、切片)半斤,加水1500~2000毫升,煎1~2小时取汁 成人150~200毫升,儿童(3~5岁)50毫...[详细]

  • 滇常山

    【别名】乌药、臭牡丹(《滇南本草》),臭茉莉(《云南中草药...[详细]

  • 满山红

    【别名】映山红、迎山红、山崩子、靠山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达子香、金达来、东北满山红 。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叶。 【原植物】 兴安杜鹃 多年生常绿灌木,高1~2米。多分枝,质脆;小枝细而弯曲,暗灰色;幼枝褐色,有毛。叶互生...[详细]

  • 满江红

    【别名】红浮萍(《分类草药性》),草无根、水浮漂(《开宝本草》),红浮漂(《贵州民间方药集》),浮飘(《四川中药志》)、 浮漂、紫?、带子?、三角?、紫萍、红叶草、绿萍 。 【来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全草。 【原植物】 满江红 漂浮植物,略...[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