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照山白

    【别名】万斤、万经棵(《山东中草药手册》),照白杜鹃(《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达里(藏名)、 铁石茶、达子香、兰荆、药芦。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花杜鹃的枝叶或花。 【原植物】 小花杜鹃 半常绿灌木,高达2米。小枝褐色,有褐色鳞片及柔毛。叶...[详细]

  • 蜀葵叶薯蓣

    【别名】龙骨七(《贵州草药》),穿山龙、细山药(《云南经济植物》)。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蜀葵叶薯蓣的根茎。 【原植物】 蜀葵叶薯蓣 多年生草质藤本,幼时只稀疏的长硬毛。根茎圆柱形,径1~2厘米,表面黄色或灰棕色,切面白色,须根较少。叶互生,掌...[详细]

  • 蜀葵子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植物详 蜀葵花 条。 【化学成份】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酸很多,以油酸计,达34.88%。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遗》:冷,无毒。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滑肠。治水肿,淋病,便...[详细]

  • 蜀葵花

    【别名】侧金盏(《尔雅翼》),棋盘花(《分类草药性》),蜀其花(《本草推陈》),水芙蓉(《湖南药物志》),栽秧花(《贵州草药》),镲钹花、擀杖花(《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 【原植物】蜀葵(《千金食治》),又名:?...[详细]

  • 蜀葵苗

    【别名】葵茎、赤葵茎。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 原植物详 蜀葵花 条。 【性味】《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治热毒下痢,淋病,金疮。 《中华本草》: 清热利湿;解毒。主治热毒下痢;淋证;无名肿毒;水炎烫伤;金疮。 ①《...[详细]

  • 蜀葵根

    【别名】葵花根、土黄蓍、棋盘花根。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原植物详 蜀葵花 条。 【化学成份】根含大量粘质;一年生根的粘质含戊糖7.78%,戊聚糖6.86%,甲基戊聚糖10.59%,糖醛酸20.04%。 同属植物药蜀葵根含粘液约30%。同科植物黄蜀葵根含粘...[详细]

  • 蜀漆

    【别名】鸡屎草、鸭屎草(《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夏季采收,晒干。原植物详 常山 条。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此外,湖北、广西亦产。 【药材】干燥嫩枝,圆柱形,细弱,叶多皱缩,枯褐色或棕绿色,完整的叶椭圆形、广...[详细]

  • 常山

    【别名】互草(《本经》),恒山,七叶(《吴普本草》),鸡骨常山(陶弘景),翻胃木(侯宁极《药谱》)。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 黄常山 的根。 【原植物】 黄常山。 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茎枝圆形,有节,幼时被棕黄色短毛,叶对生,椭圆形,广披针形或...[详细]

  • 跳皮树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锈毛白枪杆的树皮。 【原植物】 锈毛白枪杆 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呈鱼鳞开裂脱落。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21,卵圆状披针形,大小变化较大,叶柄及叶脉密被锈色绒毛。翅果长约3厘米。种子1粒。果期9~11月。 全年可采。切片晒干...[详细]

  • 路旁菊

    【别名】其米(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圆齿狗哇花的全草。 【原植物】 圆齿狗哇花 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上部有分枝,被有开展的毛。叶狭长或匙形,下部叶常有圆齿,上部叶常全缘,先端钝或圆形。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总苞片2~3层,先端钝;舌状花...[详细]

  • 路边草

    【别名】星星蒿、花叶鱼鳅串、鸡儿肠。 【来源】为菊科植物窄叶鸡儿肠的全草。 【原植物】 窄叶鸡儿肠 多年生藤本,高20~6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近无柄,披针形,长1.5~5厘米,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片长圆形...[详细]

  • 蜂窝草

    【别名】蜂巢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绣球防风(《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的全草。 【原植物】 绉面草 一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全株有绒毛。茎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边缘有粗齿。花白色,轮生...[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