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金老梅花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的花。原植物详 药王茶 条。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①《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治消化不良,乳腺炎。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详细]

  • 金丝藤仲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详细]

  • 金丝杜仲

    【出处】《云南中草药...[详细]

  • 金丝木通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别名]紫木通 [基原]为毛莨科植物金丝木通的全草。 [原植物] 金丝木通Clematis loureirianaDC.var.subpeltata (Wall.) Hand.-Mazz. 木质藤本。须根较多。叶对生,稍呈盾状,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5~8厘米。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花...[详细]

  • 金边兔耳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兔耳草(《慈航活人书》),兔耳箭、金茶匙(汪连仕《采药书》),小鹿衔、银茶匙、忍冬草、月下红(《百草镜》),兔耳一枝箭(《纲目拾遗》),扑地金钟(《泉州本草》),天青地白、肺形草、毛马香、牛眼珠草、橡皮草(《湖...[详细]

  • 金毛木通

    【出处】《云南中草药...[详细]

  • 金橘露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果实的蒸馏液。 原植物详 金橘 条。 【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 【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舒肝,和中,理肝气,解郁结,和脾胃,进饮食,止呕吐,除痰水。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1...[详细]

  • 金橘根

    【出处】《闽东本草》 【别名】寿星柑根(《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根。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 【性味】酸苦,温。 ①《四川中药志》:酸甘,温,无毒。 ②《闽东本草》:苦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治胃痛吐食,瘰疬...[详细]

  • 金橘核

    【出处】《本草再新》 【别名】金橘子(《闽东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种子。 原植物详 金橘 条。 【性味】味酸辛,性平,无毒。 【归经】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治目疾、喉痹,消瘰疬结核。(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 【附方】...[详细]

  • 金橘叶

    【出处】《本草再新》 【来源】为芸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弹的叶。 原植物详 金橘 条。 春季采收,除去细梗,晒干。 【性状】干燥叶多数呈筒状,有光泽,两面均绿色,日久渐转黄色或灰色,气香。 【化学成份】叶含维生素C,其含量比果实多。 【性味】味辛苦,性微...[详细]

  • 金樱子

    【出处】《雷公炮炙论》 【别名】刺榆子(《蜀本草》),刺梨子(《开宝本草》),金罂子(《梦溪笔淡》),山石榴(《奇效良方》),山鸡头子(《纲目》),糖莺子(《生草药性备要》),棠球、糖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糖果(《分类草药性》),黄刺...[详细]

  • 金樱根

    【出处】《日华子本草》 【别名】金樱?、脱骨丹(《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详 金樱子 条。 【采集】8月至翌年2月,挖出,洗净,切断,晒干。 【性状】根呈圆柱形,略扭曲,表面紫黑色,有纵直条纹;木栓层呈片状...[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76
  • 377
  • 378
  • 379
  • 380
  • 381
  • 382
  • 383
  • 384
  • 385
  • 386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