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香叶子

    【出处】《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种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枝、叶。 【原植物】香叶子,又名:香树。 常绿灌木,高1~3米。小枝光滑,树皮黄绿色。叶互生,有香气,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9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长尖,基都尖锐或为楔形,上面...[详细]

  • 香石藤

    【出处】《云南中草药》 【别名】小密细藤、满山香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全株。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植物】 披针叶五味子 攀援藤本,长约5米。长枝上的叶互生,短枝上的叶簇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9厘米,宽3~6厘米,边缘具疏...[详细]

  • 香石藤果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 【采集】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植物详 香石藤 条。 【性味】酸咸,温。 【功能主治】益精固肾,治神经衰弱。香石藤果二至三钱。水煎服。...[详细]

  • 香薷

    【出处】《别录》 【别名】香菜(《本草经集注》),香菜(《千金方》),香戎(《食疗本草》),香茸(《本草图经》),紫花香菜(《履?岩本草》),蜜蜂草(《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 【采集】夏、秋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详细]

  • 香橼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 【采集】9~10月采摘,晒干;或放2~3天,待果实表面略干时,切成厚片,晒干;亦有用绳穿起风干或低温烘干。 【原形态】①枸橼(杨孚《异物志》),又名:?缘子(《南方草木状》),香泡...[详细]

  • 香圆子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自】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 原植物详 香橼 条。 【采集】10~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产于江苏。 【药材】干燥的种子,呈扁卵形,长1~1.5厘米,宽5~8毫米。一端钝圆,另一端尖突。表面黄白....[详细]

  • 香橼叶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叶。全年可采。 原植物详 香橼 条。 【化学成份】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另含挥发油0.2~0.3%,其主要成分为柠檬醛和芳樟醇等。 C.acida的叶子中含异虎耳草素、佛手柑内酯和柠橡油素。 【性...[详细]

  • 香橼根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原植物详 香橼 条。 【化学成份】含柠檬酸、苹果酸和琥珀酸。 【炮制】《分类草药性》:去皮,酒炒用。 【功能主治】理气,消胀。治胃腹张痛,风痰咳嗽,小儿疵气。 ①《分类草药性》:治风痰咳嗽,理气和...[详细]

  • 甘蕉根

    【出处】《别录》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详 香蕉 条。 【化学成份】根含酚类。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大寒。 ②《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甘涩,大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详细]

  • 香蕈

    【出处】《日用本草》 【别名】香信(《本草求原》),香菇(《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 【采集】春、秋、冬季均可收采,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晒干或焙干。 【原植物】菌盖径可达10厘米,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的裂纹;下面有...[详细]

  • 六轴子

    【异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果(《药材学)。 【基原】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Mo心心on (Bl.) G. Don的果序,原植物详闹羊花条。 【采集】910月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收,用水...[详细]

  • 香樟

    [异名]樟木树。 [基原]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 [原植物] 黄樟Cim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Nees 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具羽状脉,侧脉6~8对,脉腋有腺点。圆锥...[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68
  • 369
  • 370
  • 371
  • 372
  • 373
  • 374
  • 375
  • 376
  • 377
  • 378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