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海南?

    【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别名】山胡椒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海南?的茎、叶。 【原植物】 海南?。 草质或木质藤本。枝干时黄绿色,有细条纹。单叶互生,薄革质,卵形、长圆状椭圆形或椭圆形,稀为卵状披针形,长约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详细]

  • 海狗肾

    【出处】《本草图经》 【别名】腽肭脐(《药性论》)。 【来源】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 【原动物】①海狗,又名:腽肭兽(《日华子本草》),肭兽(《异物志》)。 体肥壮,形圆而长,至后部渐收削。雄兽身长达2.5米,雌者身长仅...[详细]

  • 海金沙

    【出处】《嘉?本草》 【别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主产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等地亦产。 【药材】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详细]

  • 海金沙草

    【出处】《纲目》 【别名】竹园荽(《履?岩本草》),迷离网(《生草药性备要》),鸡胶莽(《质问本草》),斑鸠窝(《草木便方》),左篆藤、金线风、破网巾、黄金塔(《分类草药性》),左转藤(《天宝本草》),罗网藤(《广州植物志》),须须药、黑透...[详细]

  • 海金沙根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茎。原植物详 海金沙草 条。 【采集】8~9月采收。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甘淡,无毒。...[详细]

  • 海松子

    【出处】《开宝本草》 【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 【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 【原植物】红松,又名:海松(《开宝本草》),新罗松(《纲目》),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松。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详细]

  • 海豚

    [异名]海猪(临海 异物志》)。[基原]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动物]海豚(纲目》) Deiphinus deiphisL.,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都较小,吻长而突出,如啡状,嘴与额交界处有V字形沟线相隔。上下领各有齿9-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耳...[详细]

  • 海红豆

    【出处】《海药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海红豆的种子。 【原植物】海红豆,又名:孔雀豆、红豆、相思树、相思格、双栖树、红木、西施格树。 落叶乔木,高约8米,幼嫩部被小柔毛。2回羽状复叶,有羽片4~12对(海南产的3~4对),小叶8~14枚,矩圆形或卵形...[详细]

  • 海风藤

    【出处】《本草再新》 【别名】风藤、巴岩香(《中药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 【原植物】 细叶青蒌藤。 常绿攀缘藤本,全株有特殊香气。茎灰色,略扁,有关节,表面具纵沟;枝通常两分歧,关节处常生有不定根。叶互生,有长柄,叶片...[详细]

  • 海鳗

    【出处】《日华子本草》 【别名】慈鳗、狷狗鱼、海鳗鲡、慈鳗鲡、狗鱼(《日华子本草》),狗头鳗(《随息居饮食谱》),勾鱼、即勾、狼牙鳝(《黄渤海鱼类调查》),尖嘴鳗、乌皮鳗、九鳝、门鳝(《中国动物图谱鱼类》)。 【来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肉。...[详细]

  • 海藻

    【出处】《本经》 【别名】蒋(《尔雅》),落首(《本经》),海萝(《尔雅》郭璞注),?(《别录》),乌菜(《罗源县志》),海带花(《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或海蒿子的全草。夏、秋季由海中捞取或割取,去净杂质,用淡水洗净...[详细]

  • 海螺

    【出处】《本草拾遗》 【别名】假猪螺(《交州记》),顶头螺、海窝窝(《河北药材》)。 【来源】为骨螺科动物红螺或其它侮产螺类的新鲜肉。 【原动物】红螺(《纲目》) 螺壳坚厚,壳高4~10余厘米;壳顶尖细,螺层约六层;缝合线及生长线明显,体螺层极膨...[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09
  • 310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