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啄木鸟

    【别名】斫木(《尔雅》),山啄木(《嘉?本草》),火老鸦(《纲目》)。 【来源】为啄木鸟科动物绿啄木鸟等的肉或全体。 【原动物】 啄木鸟 体长约30厘米。嘴尖直,坚强如凿。舌细长而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雄鸟头顶红色;雌鸟头上无红色。嘴基部至眼有...[详细]

  • 常春藤

    【别名】土鼓藤(《本草拾遗》),龙鳞薛荔(《日华子本草》),尖叶薜荔(《普济方》),三角风;三角尖(《纲目》),上树蜈蚣(《分类草药性》),爬墙虎、械枫、尖角枫、山葡萄、狗姆蛇(《中国树木分类学》),钻天风(《四川中药志》),百脚蜈蚣(《...[详细]

  • 常春藤子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 的果实。原植物详 常春藤 条。 【性味】《本草拾遗》: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风血羸者,腹内诸冷血闭,强腰脚,变白。 《中华本草》: 补肝肾;强腰膝,行气止痛。主体虚赢弱;腰膝...[详细]

  • 雀梅藤根

    【出处】《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原植物详 雀梅藤 条。 【功能主治】治鹤膝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详细]

  • 雀梅藤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 雀梅藤 的嫩枝叶。 【原植物】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碎木。 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具针刺。叶对生,卵形以至广椭圆形,长1~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有小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下面叶脉显著...[详细]

  • 雀榕叶

    【别名】漆娘舅,漆舅、白来叶(《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 笔管榕 的叶。 【原植物】笔管榕,又名:雀榕、笔管树、大叶榕树、山榕。 乔木,高5~9米。树皮呈暗赭色,稍平滑。叶互生,长椭圆形或矩圆形,长5~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钝或渐...[详细]

  • 雀榕根

    【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根。原植物详 雀榕叶 条。 【功能主治】治乳痈,干根五钱,酒水煎服;另用鲜叶加冷饭捣烂外敷。...[详细]

  • 雀翘

    【别名】去母、更生(《别录》)。 【来源】为蓼科植物 箭叶蓼 的果实或全草。 【原植物】 箭叶蓼。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长可达1米,蔓延或半直立,四棱形,无毛,沿棱上具倒生钩刺。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深凹缺,具卵状三...[详细]

  • 雀瓮

    【别名】躁舍(《本经》),帖嘶房(《别录》),雀儿饭瓮(《蜀本草》),?毛虫窠(《日华子本草》),棘刚子、天浆子(《本草图经》)。 【来源】为刺蛾科昆虫 黄刺蛾 的虫茧。 【原植物】 黄刺蛾。 体黄褐色,长约15毫米,翅展约35毫米;雄蛾体较...[详细]

  • 雀麦

    【别名】?(《尔雅》),爵麦(《说文》),蒸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 雀麦 的茎叶。 【原植物】 雀麦。 一年生草本,高3...[详细]

  • 雀麦米

    【出处】《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原植物详 雀麦 条。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主治益肝和脾。 ①《纲目》:滑肠。 ②《本经逢原》:益肝和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详细]

  • 救军粮叶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叶。原植物详 赤阳子 条。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暴发火眼,救军粮叶捣烂敷眼皮上。 ②《分类草药性》:涂痘毒。...[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