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半边莲

    【别名】急解索(《纲目》),蛇利草(《岭南采药录》),细米草(《中国药植志》),蛇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鱼尾花(《江西中药》),半边菊、半边旗(《广西中药志》),奶儿草、半边花(《浙江民间草药》),箭豆草(《四川中药志》),顺风旗、单...[详细]

  • 半边苏

    【别名】野鱼香、野苏、火胡麻(《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香薷。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方形,高30~100厘米,下部疏被白色柔毛,上部密被白毛。叶对生,有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6厘米,宽1.8...[详细]

  • 半支莲

    【异名】松叶牡丹(《植物学大辞典》),金丝杜鹃(中国植物图鉴 ),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南宁市药物志 )。 【基原】为马齿苋科植物大花马齿苋的全草。 【原植物】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ffrandifiora Hook 。 一年生肉质草本。茎匍 窗或斜升,赤色或绿...[详细]

  • 半夏

    【别名】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详细]

  • 兰花双叶草

    【别名】花叶两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斑叶杓兰的全草。夏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斑叶杓兰。 多年生草本。无主茎。根茎短粗,团块状,暗棕色,上端留有叶基;根多条,长而弯曲,可达16厘米。叶大,2枚对生,上有棕紫色斑...[详细]

  • 兰石草

    【别名】巴雅杂瓦(藏名)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兰石草的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兰石草。 矮小草本,高不及10厘米。根茎细长,多横生,有节,节上生纤维状须相。叶6~10片,对生于极短的茎上;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近革质,近全缘,基部下延...[详细]

  • 兰石草果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兰石草的果实。9~10月采摘。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月经不调,下腹疼痛,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详细]

  • 兰香草

    【别名】婆绒花(《植物名实图考》),独脚求、石母草(《岭南采药录》),走马风(《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段菊(《广州植物志》),九层楼、野薄荷(《南宁市药物志》),茵陈草、节节花(《广西药植名录》),莸、马蒿、独脚球、山薄荷(广州部队《...[详细]

  • 兰花参

    【别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拐棍参(《滇南本草》整理本),罐罐草、蛇须草、沙参草、破石珠(《四川中药志》),鼓捶草(《重庆草药》)...[详细]

  • 玄明粉

    【别名】白龙粉(《御药院方》),风化硝(《本草篆筌》)。 【来源】为芒消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无水硫酸钠。 【原形态】矿物形态详芒消条。 【制法】将芒硝放入平底盆内或用纸包裹,露置通风干燥处,令其风化,使水分消失,成为白色粉末即得。风化时气温...[详细]

  • 玄参_元参

    【别名】重台(《本经》),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吴普本草》),咸(《别录》),逐马(《药性论》),馥草(《开宝本草》),黑参(《孙天仁集效方》),野脂麻(《纲目》),元参(《本草通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立冬前后采挖...[详细]

  • 鸟不宿

    【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木的茎枝。 【原形态】原植物详 刺楸树皮 、 ?木 条。 【药材】 ①刺楸的干燥树枝 多截成10~20匣米的小段,圆柱...[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