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樟树叶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植物详 樟木 条。 【性味】《陆川本草》: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 ①《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 ②《南宁市药...[详细]

  • 樟柳头

    【别名】白石笋(《岭南采药录》),广东商陆(《岭南草药志》)。 观音姜、山冬笋、横柯、像甘庶、老妈妈拐棍、毛姜、石笋。 【来源】为姜科植物闭鞘姜的根茎。 【原植物】闭鞘姜,又名:水蕉花。 高大草本,高1.5~2.5米。根茎块状,横生,茎基部近木质,...[详细]

  • 樟脑

    【别名】韶脑(《神效方》),潮脑(《品汇精要》),脑子(《本经逢原》),油脑、树脑(《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 原植物详 樟木 条。 【生境分布】主产台湾、贵州、广西、福建、江西、四川。...[详细]

  • 樟木

    【出处】《本草拾遗》 【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干。 【原植物】樟(《本草拾遗》),又名:樟公(《花木考》),香...[详细]

  • 槲皮

    【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 【原植物】槲树(《纲目》),又名:朴?(《诗经》),槲?(《尔雅》郭璞注),金鸡树、大叶栎(《纲目》),槲栎、大叶柞、柞栎。 落叶乔木,高可达...[详细]

  • 槲实仁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种子。 原植物详 槲皮 条。 【采集】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通风干燥处。 【性味】《纲目》:苦湿,平,无毒。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中华本草》: 涩肠止...[详细]

  • 槲叶

    【别名】槲若。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原植物详 槲皮 条。 【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详细]

  • 橡实壳

    【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 橡碗子 。 【来源】为壳斗种植物麻栎的壳斗。 原植物详 橡实 条。 【化学成份】 麻栎壳斗含鞣质19%-29%。 【炮制】《日华子本草》:入药捣、炒焦用。 【性味】《...[详细]

  • 橡实

    【别名】?栗(《庄子》),橡栗(《吕氏春秋》),?(《尔雅》),皂斗(《吕氏春秋》高诱注),橡子(《庄子》司马彪注),杼斗(《唐本草》),橡斗子(《日华子本草》),柞子(《纲目》),栎子(《医林纂要》),麻沥果(《纲目拾遗》)。 【来源】为...[详细]

  • 橡木皮

    【别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原植物详 橡实 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泻痢,瘰疬,恶疮。 《中华本草》: 解毒利湿;涩肠止泻。主治泄泻;痢疾;...[详细]

  • 樱草根

    【基原】为报春花科翠南 报春的根及根茎。 【原植物】翠南报春 mula patens Turez.,又名:樱草、翠兰花、野白菜、 野白菜根。 多年生草本,高20厘米,全株有毡毛。报生叶5~7,卵状长圆形,长5~10厘米,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叶柄长5~10厘米。...[详细]

  • 樱额

    【异名】 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 【基原】 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 【原植物】多毛稠李 Prunus padus.var. pubese ns Reg。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粗糙,多斑纹,暗褐色或黑色;嫩枝有短...[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