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郁金香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Y Jīn Xiān? 【别名】郁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纲目》)。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花。 【原形态】 郁金香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长约2厘米,外被淡黄色纤维状皮膜。叶基出;3~4片,带状披针形...[详细]

  • 郁金香根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拼音名】Y Jīn Xiān? Gēn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鳞茎及根。 【原形态】原植物详 郁金香 条。 【化学成份】肉质鳞片含赤霉素A1、A6、A8和A9。根含赤霉素A5、A9和A12及水杨酸。 【功能主治】《现代实用中药》:为镇静药...[详细]

  • 郁李仁

    【别名】郁子(《医心方》),郁里仁(《珍珠囊》),李仁肉(《药材学》)。 【出处】《本经》 【拼音名】Y Lǐ Rn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或长梗郁李的种子。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核,再去壳,取出种仁。 【原形态】①郁李(...[详细]

  • 郁李根

    【出处】《本经》 【拼音名】Y Lǐ Gēn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 【原形态】原植物详 郁李仁 条。 【性味】苦酸,凉。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纲目》:酸,凉,无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味苦酸,性凉。 【功能主治】治龋齿痛,气滞积...[详细]

  • 雨韭

    【别名】浮蔷(《救荒野谱》),青茨菇花(汪连仕《采药书》),蓝鸟花(《植物名汇》)。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Yǔ Jiǔ 【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 【原形态】雨久花(《花镜》) 一年生草本,高达40余厘米,全株软而滑润。初生叶披...[详细]

  • 枣叶

    【出处】《本经》 【拼音名】Zǎo Y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叶片。 原植物形态详 大枣 条。 【化学成份】叶含蜡醇、原阿片碱和小檗碱,总量0.2%。 同属植物Ziziphus vulgaris叶中含有能使味蕾在短暂时间内完全麻醉的成分,干叶存放2年后这种成分的效力不...[详细]

  • 枣树根

    【出处】《纲目》 【拼音名】Zǎo Sh Gēn 【别名】枣根(《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根。 原植物形态详 大枣 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 ①《...[详细]

  • 枣树皮

    【出处】《纲目》 【拼音名】Zǎo Sh P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皮。 【采集】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 【原形态】原植物形态详 大枣 条。 【药理作用】小鼠灌服枣树皮(品种未鉴定)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详细]

  • 枣核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 【出处】《别录》 【拼音名】Zǎo H 【原形态】原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胫疮,走马牙疳。 ①《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 ②《纲目》:核,烧、研...[详细]

  • 麦芽

    [异名] 大麦蘖(药性论),麦蘖(日华子本草》),大麦 毛(滇南本草》),大麦芽(《本草汇言)。 [基原]为发芽的大麦颖果。原植物详 大麦 条。 [制法] 将大麦以水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蒲包,经常 酒水,待芽长达3~5毫米时,取出晒干。 [ 药材] 果实星梭形,长8~12毫...[详细]

  • 大麦苗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tm tn^are L的幼 苗。原植物详大麦条。 【功用主治】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 纲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煮汁洗之。 0205...[详细]

  • 茅膏菜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Mo Gāo Ci 【别名】石龙芽草(《植物名实图考》),山胡椒(《分类草药性》),胡椒草(《四川中药志》),夏无踪、白花叶(《湖南药物志》),黄金丝、滴水不干(《江苏药材志》)。山地皮(《贵州草药》),捕虫草、食虫...[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94
  • 395
  • 396
  • 397
  • 398
  • 399
  • 400
  • 401
  • 402
  • 403
  • 404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