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小叶爱楠

    【异名】树萝卜。 树萝卜、石矮陀、石不生、岩包、猴子板凳、猴子瘿袋。 【基原】为杜鹃花科植物 小叶爱楠 的块根。 【原植物】小叶爱楠Arapdes Herasl. 多年生常绿附生灌木,高约1米。具串珠状的纺锤块根。多分枝,嫩枝具黑褐色柔毛。叶互生,革质,卵形,长约1.5厘米...[详细]

  • 小叶枇杷

    【异名】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 (《陕甘宁青中草药?珐。 【基原】为杜鹃花科植物 烈香杜鹃 的叶。 【原植物】 烈香杜鹃 。 常绿小灌木,高约1.2米。小枝密生深褐色鳞片。叶卵状椭圆形,长约2.5厘米,宽1.2~1.7厘米,上面无毛,成长...[详细]

  • 小叶杜鹃

    【异名】黑香柴(《陕甘宁青中草药...[详细]

  • 小叶石楠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的根。 【原植物】小叶石楠 PhHwia parvi/oZia (Pritz.) Sell-iieid,又名:牛筋木、牛李子、山红子、棒头果、棒梨子。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红 褐色,无毛。叶草质,椭圆形、椭 圆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8 厘米,宽1.83.8厘米...[详细]

  • 小乌泡根

    【异名】乌泡根(《分类萆药性》)。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乌蔗子的根 【原植物】乌蔗子parfceri Hance 落叶蔓生灌木。茎有 灰色绒毛和红紫色腺 毛,散生弯曲的钩刺单叶互生,长椭圆状卵 形或披针形,长610 厘米,宽23.5厘米,先 端渐尖或钝圆,基部心 形,边...[详细]

  • 小无心菜

    【异名】雀儿蛋、鸡肠子草(《陕西中草药》),鹅不食草、 ?药(《贵州药植目录》),铃铃草、大叶米栖草(〈湖南药物)。 【基原】为石竹科植物蚤缀的全草。 【原植物】蚤缀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具短柔毛。根 有细长主根和细侧根。茎多数,簇...[详细]

  • 小飞扬草

    【异名】 飞扬草 (《岭南采药录》),痢子草、乳汁草(《岭南草药志》),痢疾草(《广东中药》),细叶飞扬草、小乳汁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苍蝇翅。 【基原】为大戟科植物 千根草 的全草。 【原植物】千根草。 一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茎匍匐,多分...[详细]

  • 小万年草

    【异名】石豆瓣。 【基原】为景天科植物小万年草的全草。 【原植物】小万年草wocrasswZa sp. 多年生草本。茎细弱,肉质,不实枝匍匐,结实枝直立或 倾斜,高10厘米左右,微带紫色。花枝上的叶互生,披针形 或阔线形,长9毫米左右,先端钝,基部囊形,紫绿色...[详细]

  • 小三棵针

    【异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 (《云南中草药》)。 酸咪咪、刺黄芩、土黄连、老鼠子刺、小鸡脚黄刺。 【基原】为小檗科植物 金花小檗 的根。 【原植物】金花小檗。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米。根横走,外皮粗糙,有须根。枝半平卧,红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详细]

  • 小九节铃

    【异名】小五爪龙、五爪金龙、小红藤、小红药 (《昆明民间中草药》)。 小红花、钢丝绊、小红袍、跳三步、石猴子、九节莲、飞石莲。 【基原】为葡萄科植物 光叶崖爬藤 的根或全株。 【原植物】光叶崖爬藤。 多年生攀援藤本,长35米。根肥大,纺锤形,皮紫红色,质坚韧。...[详细]

  • 小二仙草

    【异名】豆瓣草、女儿红、沙生草 (《四川中药志》),水豆瓣、豆瓣菜(《贵州草药》)。 蚁塔、砂生草。 地茜、白粘草、同丹药、斑鸠窝、船板草、地花椒。 【基原】为小二仙草科植物 小二仙草 的全草。 【原植物】小二仙草。 多年生纤弱草本,丛生,高20~40厘米。茎四棱...[详细]

  • 小蕨鸡

    【异名】白粉蕨。 【基原】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 【原植物】华北粉背蕨(Milde) Ching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 披针形?片。叶簇生,草质,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叶柄长 1020厘米,紫褐色,下部具淡褐色的?片;叶...[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