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艾纳香根

    【原植物】菊科植物艾纳香ra DC., 详艾纳香条。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治风湿痛,跌打瘀痛,产后骨痛,受凉腹痛,腹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11.78...[详细]

  • 艾纳香

    【异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 再风艾(《岭南采药录》), 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 类学》), 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 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 册》)。 【基原】为菊科植...[详细]

  • 艾实

    【异名】艾子(食疗本草》)a 【基原】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原植物详艾叶条。 【药材】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 【性味】《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②《纲目》:苦辛,热,无毒。 【功用主治】药性论》:主明目。 ②日华子本草》:壮阳,助水藏、(利)腰、膝...[详细]

  • 艾叶

    【基原】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原植物】艾(《诗经》ar L6vl. et Vant 又名:冰台(《尔雅》),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 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_,家艾 (《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详细]

  • 艾片

    【异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 【基原】为菊科植物艾纳香识imea baZsawi/era DC叶 片的加工品。原植物参见〃艾纳香条。 【制法】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叶,入蒸器中加热使之 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即称...[详细]

  • 功劳木

    【基原】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 (Fort.) Carr、细叶十大功劳 (Lindl.) Fed-或华南十大功劳M. jap?ica(Thunb.) DC.的垄干。原植物详十大功劳叶条。 【采集】全年可采,截段,晒干。 【药材】干燥茎呈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有浅纵沟及突起 的叶痕;嫩茎较平滑...[详细]

  • 玉簪花根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 (Lam.) Ascliers.的根茎。原植物详玉簪花条。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成分】根含香豆精类、三萜成分、多糖、氨基酸。 【性味】甘辛,寒,有毒。 品汇精要》: 味微苦,性寒,有小毒。 纲目:甘辛...[详细]

  • 玉蜀黍根

    【异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 【原植物】禾本科植物玉蜀黍a L.,详玉蜀黍条。 【功用主治】利尿,去瘀。治砂淋,吐血。 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土...[详细]

  • 玉蜀黍叶

    【原植物】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详玉蜀黍条。 【成分】签、叶含有抗癌作用的多糖m。参见玉米轴 条。 【用法主治】《纲目》: 治淋筋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详细]

  • 玉珊瑚根

    【基原】为茄科植物珊瑚棵的根。 【原植物】珊瑚楔:又名:珊瑚子、冬珊瑚。 小灌木,高0.61米。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狭长圆 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或多少波形,两 面光滑。花单生或数朵簇 生,花梗光滑;萼5裂;花...[详细]

  • 玉簪花

    【异名】内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纪闻》),白鹤花 (品汇精要》),白鹤仙(《纲目》),白萼(《群芳谱》),白玉簪、小芭蕉(《分类草药性》),金销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化骨莲(江西《草药手册》)。 【基原】为^合科植牲;玉簪花的花。 【原植物】 玉簪...[详细]

  • 玉簪叶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Hosfa (Lam.) Aschers的叶或全草。原植物详玉簪花条。 【性味】纲目:甘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治痈肿,疔疮,蛇虫伤。 ① 《纲目》: 蛇虺螫伤,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之中心留孔 泄气。 2、中国药植图鉴》: 全草外敷,治乳痈疔...[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