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白蔹子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 【原形态】原植物详白蔹条。 【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主寒热结壅热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敷。 【附方】止血消肿:白蔹成熟果实,去种子,留下白色毡毛或带种子研成粉末,外敷伤处。(...[详细]

  • 白粱米

    【来源】为植物白粱的种仁。 【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原植物详 粟米 条。 【性味】《别录》:甘,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和中,益气,除热。治胃虚呕吐,烦渴。 ①《别录》:除热,益气。 ②孟诜:患胃虚并呕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姜汁一...[详细]

  • 白鹅膏

    【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化学成份】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参见鹅肉条。 【性味】甘,凉。 ①《开宝本草》:微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详细]

  • 白绿叶

    【别名】羊奶果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的叶。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白绿叶。 常绿灌木,高2~3米。根木质,外皮灰褐色,内部白色。老枝暗灰褐色,有长刺,幼枝淡褐色。有锈色鳞片。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长2~7厘米,宽0.6~0.5厘米,上面...[详细]

  • 白常山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晒干。 【原植物】①玉叶金花又名:鹅儿花。 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质或薄纸质,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详细]

  • 蒲柳

    【别名】 蒲柳、蒲杨、水杨、青杨、萑苻。 【来源】蒲柳学名红皮柳(Salix sinopurpurea),又名蒲杨、水杨、青杨和萑苻,杨柳科柳属植物。灌木,高3-4米,小枝淡绿或淡黄色,叶对生或斜对生,披针形,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斜卵形,花先叶开放,花序圆柱形,对生...[详细]

  • 白接骨

    【别名】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夏...[详细]

  • 柞树皮

    【别名】岛输尔巴姆那木(朝名)。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春、秋季采,刮去外层粗皮,晒干或煅炭。 【原形态】 蒙栎,又名:柞树、橡碗、小叶槲树、青刚标。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纵深裂;幼枝平滑具棱,紫褐色。单叶互生,多集生于小...[详细]

  • 柞树叶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树皮条。 【功能主治】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肿,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附方】治痔疮:柞树叶一两,捣敷患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详细]

  • 柞木根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秋后挖取根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柞木皮 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核咯血,瘰疬。 ①《草木便方》:治黄疸,鼠瘘,难产,胎死腹中。 ②《民间常用草...[详细]

  • 柞木皮

    【别名】孤奴、纳葛?(《霉疠新书》)。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 【原形态】 柞木(《本草拾遗》),又名:凿子木(《纲目》),凿头木(《本草求原》),红檬、柞树(《草木便方》),檬子树(《分类草药性》),葫芦刺、刺凿、檬榕、羊志木、...[详细]

  • 白萆?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马钱叶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灌木,长1~3米。根茎横生,木质,粗大。茎坚硬,具疏刺。单叶互生,革质,卵形、椭圆形以至近圆形,长3~8厘米,宽2.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圆而有突尖,基部平截或近圆形;叶柄较粗,稍弯...[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