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鹅脚木叶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叶。 【原植物】鱼木,又名:虎王、龙头花、鹅脚木、树头菜、鸡爪菜。 落叶无刺乔木,高达10米以上,指状复叶;具长柄;小叶3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背灰绿色。伞房花序顶生;花大,...[详细]

  • 鹅不食草

    【别名】食胡荽(《品汇精要》),野园荽(《濒湖集简方》),鸡肠草(《纲目》),鹅不食(《生草药性备要》),地芫荽(《医林纂要》),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简易草药》),三节剑(《分类草药性》),山胡椒、连地稗(《岭南采药录》),...[详细]

  • 鹅管石

    【来源】为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滴乳石)。原矿物 钟乳石,详 钟乳石 条。 【原动物】 栎珊瑚 栎珊瑚单体或微弱的群体。个体呈长柱状,个体内部的隔壁有三列以上,轴部微呈海绵状构造。 生活于暖海浅水中。 广西...[详细]

  • 鹅绒藤

    【别名】羊奶角角,牛皮消, 软毛牛皮消、祖马花、趋姐姐叶、老牛肿 。 【来源】为萝?科植物鹅绒藤茎中的白色乳汁。 【原植物】多年生缠绕草本,有乳汁。茎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宽三角状心形,先端狭突尖,基部心形,全缘;有长柄。聚伞花序腋生;花萼外面...[详细]

  • 地牯牛

    【别名】砂?子、倒行狗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牛(《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 【...[详细]

  • 鹅肠草

    【别名】抽筋草、鹅肠菜、伸筋藤、鹅耳肠(《云南中草药》),壮筋丹,鸡卵菜(《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牛繁缕的全草。 【原植物】 牛繁缕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多分枝。单叶对生;叶膜质;卵形或宽卵形,一般长2.5~5.5厘米,宽1~...[详细]

  • 鹅肉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肉。 【原动物】鹅(《尔雅》),又名:舒雁(《尔雅》),家雁(《纲目》)。 体长约6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脚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 饲养...[详细]

  • 鹅腿骨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腿骨。 原动物详 鹅肉 条。 【化学成份】每100克骨髓(干重)中含铁35.9毫克,铜6.02毫克,锰0.51毫克。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犬伤日久发者,用鹅腿?骨煅存性,研末掺之。 《中华本草》: 消肿解毒。主狂犬咬伤。 摘录《中药...[详细]

  • 鹅涎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唾液。 原动物详 鹅肉 条。 【功能主治】 《中华本草》: 软坚消肿。主麦芒或鱼刺鲠喉;鹅口疮。 ①《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 ②《纲目拾遗》:治小儿鹅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含咽。 摘录《中药大辞典》...[详细]

  • 鹅蛋壳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卵壳。 原动物详 鹅肉 条。 【功能主治】《急救方》:治痈疽无头。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为末,醋调敷,出脓血。 《中华本草》: 拔毒排脓;理气止痛。主治痈疽脓成难溃;疝气;难产。...[详细]

  • 鹅内金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 原动物详 鹅肉 条。 【药材】干燥的鹅内金,为圆片状或破碎的块片,直径约3厘米,厚约1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无光泽,边缘略向内卷,边上有齿...[详细]

  • 鹅胆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 原动物详 鹅肉 条。 【化学成份】胆汁含鹅去氧胆酸(chenodesoxycholic acid),胆酸(cholic acid)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药理作用】鹅胆汁的成分与鸡胆汁相似,主要有鹅脱氧胆酸(CDCA)和胆酸(CA)等。...[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