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葫芦茶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牛虫草、迫颈草、百劳舌、金剑草、螳螂草、田刀柄、钊板茶、咸鱼草、麻草、鲮鲤舌、土豆、地马庄、龙舌癀、鳖颈草、金腰带、三脚虎、龙舌广、葫芦叶。

【来源】为豆科植物葫芦茶、蔓茎葫芦茶的枝叶。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粗枝,切段晒干。

【原形态】1.葫芦茶。

落叶小灌木,高1-2m。直立,分枝。枝三棱形,棱上被粗毛,后变秃净。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6-15cm,宽1-4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上面无毛,背面中脉和侧脉被长毛;叶柄具宽翅,形似葫芦;托叶2枚,披针形,有纵脉。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15-30cm;苞片小,锥尖状;花萼钟状,长约3mm,下面裂齿线状,有疏长毛;花冠紫红色,蝶形,旗瓣圆形,先端微凹,翼瓣倒卵形,基部有耳,龙骨瓣镰刀壮弯曲,爪与瓣片近等长;雄蕊10(9+l),二体,下部合生;子房密生短柔毛,花柱内弯。荚果条状长圆形,长2-5cm,有荚节5-8,秃净或被毛,背缝线直,腹缝线呈波状。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蔓茎葫芦茶。 半灌木。全株伏地,多分枝。茎长达1m,三棱形,棱上疏被短硬毛。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长3-10cm,宽l-5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叶柄长0.7-3.2cm,具翅;托叶披针形,有纵脉。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筒短,5齿,稍长于萼筒,上面2齿合生,下面3齿呈披针形;花冠蝶形,紫色,长约7mm;雄蕊10,二体,下部合生。荚果条状长圆形,长20-28mm,宽约5mm,8-9节,无毛,具明显网状脉,腹背缝被缘毛。花、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500-700m的荒地、低丘陵地草丛中。

2.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下、路边及丘陵地带。

资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2.分布于浙江、台湾、广西、四川、云南。

【性状】

性状鉴别 (l)葫芦茶茎枝多折断,基部木质,圆柱形,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至红褐色;上部草质,具三楼,棱上疏被租毛。叶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6-15cm,宽1-3.5cm;表面红棕色,下面主脉上有毛,革质;叶柄长0.8-3.5cm,具阔翅;托叶有时可见,披针形,淡棕色。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扁平荚果,长2-5cm,有4-8个近方形荚节,被毛。气香,味微甘。

(2)蔓茎葫芦茶叶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荚果仅背、腹缝密生缘毛。均以叶多、干燥、色青带红、无粗梗者为佳。

显微鉴别 葫芦茶茎横切面:呈三角形。表皮细胞1列。皮层为4-5列类图形薄壁细胞,棱角处有3-4列厚角细胞。中柱鞘纤维断续成环。韧皮部狭窄,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较大部位;木射线宽1-3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径向排列。髓部三角形。本品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

叶横切面:上表面中央有尖突的棱脊,叶背中脉向外凸起。中脉维管束5个,下方3个较大,排成弯月形或连成槽状,韧皮部在木质部下方,上方2个较小,韧皮部位于本质部之上。中柱鞘纤维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或波状弯曲,气孔及毛茸均较少。下表皮细胞垂周轴式。腺毛易见,腺头3细胞,直径15-20μm,腺柄2细胞。非腺毛百2种,一种为单细胞,长达14μm,基部直径30-50μm,壁厚,表面有疣状突起;加一种2-3细胞,长60-85μm,直径为8μm,壁薄,顶端常弯曲呈钩状。

【化学成份】叶含鞣质(tannin),二氧化硅、氧化钾。

【药理作用】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碎叶10g,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加盐酸3滴和锌粉少许,溶液呈粉红色。(检查黄酮类)

【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积杀虫。主治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痛咳血;肾炎;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小儿疳积;钩虫病;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1.治咽喉肿痛:葫芦茶二两。煎水含咽。 (《岭南草药志》)

2.治肺病咳嗽出血:葫芦茶干全草二两半。清水煎服。(《泉州本草》)

3.治痢疾:葫芦茶全草、细叶扯头孟根各二至三两。加鸡蛋一个同煎,煎至鸡蛋熟时,将蛋壳除去再煎,加生盐调味,汤蛋同服。 (《岭南草药志》)

4.治风湿性关节酸痛:葫芦茶茎,每次二两,合猪脚节炖服。(《泉州本草》)

5.治硬皮症:葫芦茶、拔脓膏(荨麻科糯米藤)各等分,和食盐捣烂敷患处。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资料选编》)

6.治妊娠呕吐:葫芦茶一两(干品)。水煎,分三次服。(《全展选编·妇产科》)

7.治产后瘀血痛:鲜葫芦茶全草五钱至一两。杵烂, 酌加米酒炖服。如用清水煎服,可治月经病。 (《闽东本草》)

8.治暑季烦渴:葫芦茶,煎成日常饮料,以代茶叶。能解暑清热止渴。 (《岭南草药志》)

9.治痈毒:葫芦茶叶捣绒,取汁滴于伤口,每日二至三次,每次适量。 (《贵州草药》)

10.治荨麻疹:葫芦茶鲜茎、叶一两。水煎服;或用鲜全草适量,水煎熏洗。 (《福建中草药》)治疗钩虫病。取葫芦茶全草半斤(干品),加水800ml,文火煎至25ml。分两次于早晚空腹时服。治疗276例,治愈(服药 1剂,10天后大便镜检虫卵阴转)183例,无效93例。副作用少,仅个别病有恶心、呕吐现象。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