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橘络

【别名】橘丝(《纲目拾遗》),橘筋(《中药材手册》)。橘瓤上筋膜、橘瓤上丝。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原植物详“”条。

【采集】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将橘皮剥下,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晒干或微火烘干。比较完整而理顺成束者,称为凤尾橘络(又名顺筋)。多数断裂,散乱不整者,称为金丝橘络(又名乱络,散丝橘络)。如系用刀自橘皮内铲下者,称为铲络。
 

主产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亦产。

【药材】

①凤尾橘络:呈长条形的网络状。多为淡黄白色,陈久则变成棕黄色。上端与蒂相连,其下则筋络交叉而顺直,每束长约6~10厘米,宽约0.5~1厘米。蒂呈圆形帽状,十余束或更多压紧为长方形块状。质轻虚而软,干后质脆易断。气香,味微苦。以整齐、均匀、络长不碎断、色黄者为佳。

②金丝橘络:呈不整齐的松散团状,又如乱丝,长短不一,与蒂相混合,其余与凤尾橘络相同。

③铲络:筋络多疏散碎断,并连带少量橘白,呈白色片状小块,有时夹杂橘蒂及少量内瓤碎皮。以凤尾橘络品质最佳,铲络品质最差。

【炮制】拣去杂质,摘除橘蒂,用水喷润后撕开,晒干。

【性味】甘苦,平,

①《本草撮要》:味淡微苦。

②《本草便读》:甘,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苦,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通络,理气,化痰,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络,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胁作痛。

《中华本草》:通络;理气;化痰。主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①《日华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汤次甚验。

②《纲目拾遗》: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

③《本草求原》:通经络,舒气,化痰,燥胃去秽,和血脉。

④《四川中药志》:化痰通络,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

【各家论述】

①《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汤饮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饮,而行于皮肤也。

②《纲目拾遗》:金御乘云,橘丝专能宣通经络滞气,予屡用以治卫气逆于肺之脉胀甚有效。

③《本草便读》:橘络,甘寒入络,无甚功用,或可清络中之余热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