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别名】鱼腮草、六月霜 【来源】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小儿鹅口疮,牙痛,肺炎,小儿高热,风湿性关节炎,吐血,便血;外...[详细]
集验鹿茸丸--《直指》卷九 【处方】鹿茸(酥炙)1两,熟地黄1两,当归(酒浸,焙)1两,枸杞子1两,酸枣仁(慢火炒,去皮)1两,远志(姜汁腌,取肉,焙)1两,附子(炮)1两,沉香1两,牛膝(酒浸,焙)1两,山药(炮)1两,苁蓉(酒浸,焙)1两,麝香半两。 【制法】...[详细]
韭子鹿茸丸--《鸡峰》卷九 【处方】鹿茸3分,韭子1两,柏子仁1两,菟丝子1两,黄耆1两,巴戟1两,附子1两,泽泻半两,茯神半两,石斛半两,石龙芮半两,麝香半两,天门冬1两半,龙骨3分,露蜂窠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梦与...[详细]
鹿茸内补丸--《杏苑》卷七 【处方】鹿茸、菟丝子、蒺藜、紫菀、肉苁蓉、官桂、黑附子(炮)、阳起石、黄耆、蛇床子、桑螵蛸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伤思想,阴阳气虚,遗精,白淫。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酒送下。 【...[详细]
单鹿茸汤--《济众新编》卷六 【处方】鹿茸1两或5钱。 【功能主治】气血虚而难产。 【用法用量】浓煎连服。 【摘录】《济众新编》卷六...[详细]
沉香鹿茸圆--《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沉香一两,附子(炮.去皮.脐)四两,巴戟(去心)二两,鹿茸(燎去毛.酒浸.炙)三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六两,菟丝子(酒浸.研.焙)五两。上 【炮制】件为细末,入麝香一钱半,别研入和匀,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详细]
沉麝鹿茸丸--《御药院方》卷六 【别名】沉香鹿茸丸 【处方】沉香1两,麝香1两(别研),鹿茸1两。 【制法】上为末,水煮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脾肾,强壮筋骨,内实五脏,外充肌肤,补益阳气,和畅荣卫。主治一切恶气。 【用法用量】沉香鹿茸丸(...[详细]
鹿茸益精丸--《直指》卷十 【处方】鹿茸(去皮,酥炙微黄)3分,桑螵蛸(瓦上焙)3分,肉苁蓉3分,当归3分,巴戟(去心)3分,菟丝子(酒浸软,研)3分,杜仲(截碎,姜汁淹,炒断丝)3分,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3分,益智仁3分,禹余粮(煅红,醋淬,以碎为度)3...[详细]
附子鹿茸丸--《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鹿茸1两,麋茸1两,附子1两,白龙骨1两,麝香1分。 【制法】上为末,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若觉得力即止,不可多服。 【摘录】...[详细]
麝香鹿茸圆--《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七十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十斤,附子(炮.去皮.脐)一百四十个,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一斤四两,杜仲(去粗皮.炒去丝)三斤半,五味子二斤,山药四斤,肉苁蓉(酒浸一宿)三斤。...[详细]
参归鹿茸汤--《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处方】鹿茸3钱(酒涂炙,稍可用,酥炙更好),嫩绵黄耆5钱(蜜炙),甘草6分(炙),人参3钱(去芦),当归身1钱(酒洗)。 【功能主治】峻补其血。主治痘疹色淡白,根脚四围无一丝红色,浆不足者。痘有水疱无脓者,血少不能化脓。...[详细]
四味鹿茸丸--《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鹿茸(酥炙,另捣成泥)、五味子、当归身各30克,熟地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督脉皆虚,咳嗽吐血,脉虚无力,上热下寒。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详细]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