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资讯 > 中药方剂 >

葛根散

葛根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葛根、麻黄(去根.节)、人参,各半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

【炮制】上件捣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头疼体痛,心躁口干发渴。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头疼体痛,心躁口干发渴。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葛根散--《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葛根3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赤芍药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黄芩30克,汉防己30克,桂心30克,白术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独活30克,芎?30克,川升麻30克,牛膝30克(去苗),石膏60克,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30克,羚羊角屑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痱,言语不清,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入淡竹沥少许,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葛根散--《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甘草、干葛花、葛根、缩砂仁、贯众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度,酒毒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去滓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处方】葛根(锉)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一日,壮热,心神烦躁,头痛,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药后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葛根散--《圣惠》卷十一

【处方】葛根1两(锉),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知母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潮热,口干头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别名】葛根石膏汤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经下后未退,头疼口干,烦躁恍惚。

【用法用量】葛根石膏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摘录】《圣惠》卷十五

 

葛根散--《圣惠》卷九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大青3分,黄芩半两,石膏1两,赤芍药3分,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4日,头重身强,腰脊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葛根散--《圣惠》卷九

【处方】葛根3分(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知母3分,栀子仁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6日,心躁烦渴,肢节解痛,小腹急满,阴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葛根散--《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葛根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烦渴。

【用法用量】入生姜半枣大,《普济方》作入生姜半片,大枣二枚。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炙碎,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四日,胸膈满闷,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处方】葛根1两,石膏2两,栀子仁1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处方】葛根1两半(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三日,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葛根散--《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

【别名】葛根汤

【处方】干葛1两,麻黄1两,石膏2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桂枝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主治天行热气,欲发痘疮,作热疼。

【用法用量】葛根汤(《医统》卷九十一)。自汗,去麻黄。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

【处方】葛根(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2日,头痛背强,心烦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葛根散--《圣惠》卷十七

【处方】葛根2两(锉),赤芍药2两,麻黄2两(去根节),白芷1两,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一日,头痛项强,身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葱白5寸,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七

 

葛根散--《圣惠》卷十

【处方】葛根(锉)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烦躁,干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葛根散--《圣惠》卷十七

【处方】葛根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3日,未得汗,壮热烦闷,欲得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令有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葛根散--《普济方》卷三○六

【处方】葛根。

【功能主治】熊伤人疮。

【用法用量】先用烧青布熏疮口,毒出,乃用葛根煮出浓汁洗疮口,1日10次;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根汁服方寸匕,1日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葛根散--《圣惠》卷十七

【处方】葛根3分(锉),麻黄2两(去根节),柴胡1两(去苗),大青半两,葳蕤半两,赤芍药3分,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往来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葛根散--《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柴胡1两(去苗),细辛3分,石膏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微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痛恶风,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微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葛根散--《圣惠》卷八十四

【别名】葛根汤

【处方】葛根半两(锉),麻黄半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心躁,口干多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