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资讯 >

鹿胎的炮制方法

鹿胎粉《本经逢原》:酥炙黄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砍成碎块,置铁丝筛上,于无烟炉火上烘烤,烤热后,均匀地涂抹酥油(或麻油),待油渗入鹿胎块内部,继续涂油和...[详细]

  • 血亏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由于长期失血或大出血,多产密产或堕胎小产失血,或房事过度,哺乳过久,虫疾等耗伤精血,以致营阴暗耗,气血不足,血海空竭而月经先见错后量少,逐渐无血下达而闭止。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渐至停闭...[详细]

  • 血溃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眼白人浑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虽能饮食,不语如醉,名曰血溃。治以活血化瘀,用五灵脂为末,二钱,酒调下。...[详细]

  • 血溃流注疽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其疽大如鸡子,形象犹如紫李,只肿(胀而)不红,内串经络之间,流注骨节之内,遍身酸疼百节疼痛。治参无头疽条。...[详细]

  • 血疬

    病名。瘰疬之一种。同名二意。其一,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如《外科大成》卷二:核痛红肿者名血疬。次则指瘰疬之形大不移者,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证见瘰疬初起仅一二核,形同覆杯,推之不移。若失治则见逐渐增大,治宜内服调血化核丸。...[详细]

  • 血痢

    病名。痢疾便中多血或下纯血。亦称赤...[详细]

  • 血淋

    病名。淋证以尿血或尿中夹血为主要症候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医宗必读淋证》将血淋分为血热、血冷、血虚、血瘀诸种。主证小便涩痛有血。血热者,尿出灼热刺痛,血色鲜红,脉有力,治宜凉血清热,选用小蓟...[详细]

  • 血瘤

    病名。瘤肿之一种。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肘后救卒方》云:皮肉中忽肿起,初如梅李,渐长大,不痒不痛,又不坚强,按之柔软,此血瘤也。不疗乃至如盘,大则不可复消,而非杀人病尔。多因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发。证见瘤体由小渐大,色现紫红...[详细]

  • 血漏

    病名。 ①痔漏之时时下血者。《外科启玄》卷七:时时下鲜血不止是也。又名热漏。证治参见血箭痔条。 ②月经过多者。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二漏下篇。即经漏。详该条。...[详细]

  • 血轮

    人体部位名。五轮之一。指目内外眦部位。血轮属心,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证治准绳杂...[详细]

  • 血络

    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亦称血脉。《灵枢血络》:刺血络而仆者,何也?张隐庵注: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临床上针刺放血,又称为泻络。...[详细]

  • 血脉

    ①解剖结构名。即经脉。简称脉。血液运行之通道。《灵枢九针论》: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活人书》卷三:血脉者,营养百骸,滋润五脏者也。参见脉条。 ②生理学名词。指月经。见出《卫生易简方》;血管及其所运行...[详细]

  • 血门

    经外穴名。出《医经小学》。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处。治妇人腹中血块,胃痛,消化不良,及急性胃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下一页
  • 末页
  • 449537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