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泡泡草

    【来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原植物】 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7~12厘米,全株呈白色。小叶3~4个轮生,线形,长1~1.5厘米。花序似头状;花长14~17(13~18...[详细]

  • 泡花子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黄牛奶树的树皮。 【原植物】黄牛奶树,又名:水冬瓜、花香木。 常绿乔木或灌木,形态常多变化。芽及幼枝均被灰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革质或纸质;披针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0厘米,宽约6厘米,顶端急尖或...[详细]

  • 油菜子油

    【出自】《纲目》 【别名】香油(《本经逢原》),菜子油(《摄生众妙方》)。 【来源】为油菜子的脂肪油。原植物详 芸苔 条。 【功能主治】治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 【附方】 ①治风疮不愈:陈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涂之。(《摄生众妙方》) ②治汤...[详细]

  • 茶子心

    【出处】《陆川本草》 【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 【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树(《纲目拾遗》),茶子树,茶油树,建茶,白花茶,茶子木。 常绿灌木或小...[详细]

  • 油茶根皮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收贮。原植物详 茶子心 条。 【化学成份】根含l-谷氨酸--甲酰胺,茎含茶氨酸。 【性味】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接骨消肿。治骨折,扭挫伤,腹痛,...[详细]

  • 油柑虫节

    【出处】《岭南采药录》 【别名】油甘子虫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枝上的虫瘿。 原植物形态详 庵摩勒 条。 【采集】在虫未爬出前采回,用沸水烫死,晒干。 【生境分布】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性状】虫瘿多生于老枝...[详细]

  • 油桐子

    【出自】《纲目》 【别名】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将其堆积于潮湿处,泼水,覆以干草,经10天左右,外壳腐烂...[详细]

  • 气桐子

    【异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 【基原】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原植物详油桐子条。 【功用主治】《分类草药性》: 治疝气,消食积,妇人月经...[详细]

  • 油桐根

    【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树根,9~10月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植物详 油桐子 条。 【性状】根条粗实,表面褐黑色,根皮厚...[详细]

  • 油桐叶

    【别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叶。原植物详 油桐子 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 ①《草木便方》:脚臁胫久烂,烫伤。 ②《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敷烫伤。 ③...[详细]

  • 胡桃仁

    【别 名】 虾蟆(《酉阳杂俎》),胡桃肉(《海上集验方》),核桃仁(《纲目》)。 【基原】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 【原植物】 胡桃(《千金食治》),又名:羌桃(《名物志,),核桃(《纲目》),万岁子(《花镜》)。 落叶乔木,高30~35米。枝幼时...[详细]

  • 油柑叶

    【别名】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叶片,夏、秋采收。 【原植物】详 庵摩勒 条。 【化学成份】含余甘子酸,蛇麻脂醇,-谷甾醇,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3,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鞣料云实...[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62
  • 363
  • 364
  • 365
  • 366
  • 367
  • 368
  • 369
  • 370
  • 371
  • 372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