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虾筏草

    【别名】水串草 【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岩生柳叶菜的全草。夏季采,晒干。 【原植物】 岩生柳叶菜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茎具棱上部及枝均有细曲毛,下部仅棱上有细曲毛。单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有时卵状披针形,长1.5~9厘米,宽5~33毫...[详细]

  • 虾须草

    【别名】绿绿草、草麻黄 【来源】为菊科植物虾须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植物】 虾须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40厘米,中部以下分枝。叶互生,稀疏,线形,长1~3厘米,宽2~3毫米,先端尖,基部狭,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小,顶生;花少数;总苞钟...[详细]

  • 虾须豆

    【出处】《广西中药志》 【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 【原植物】 干花豆 直立灌木,高可达1米。幼枝密生锈色短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披针形、椭圆形或矩圆...[详细]

  • 虾子草

    【出自】《四川中药志》 【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植物】 纤花耳草 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时带光泽。单叶对生,具极短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详细]

  • 虾子花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详细]

  • 虾蟆

    【出处】《本经》 【别名】蛙黾(《国语》),蝈(《周礼》),蟹蟆(《尔雅》),土蛙(《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全体。 【原动物】 泽蛙。 体长约40~55毫米,雄者略...[详细]

  • 虾蟆脑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脑髓。 原动物详 虾蟆 条。 【功能主治】《别录》:明目,疗青盲。...[详细]

  • 虾蟆胆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胆汁。 原动物详 虾蟆 条。 【化学成份】胆汁中含粪甾烷酸及硫酸蟾蜍醇。 【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治小儿失音不语,取汁点舌上。...[详细]

  • 虾蟆肝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 原动物详 虾蟆 条。 【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烧存性调敷。 【附方】 ①治蛇螫人,牙折入肉中,痛不可堪:以虾蟆肝敷上。(《补缺肘后方》) ②治小儿白屑疮:虾蟆肝十个,烧存性研末,...[详细]

  • 虾蟆皮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原动物详 虾蟆 条。 【功能主治】治疖肿,瘰疬。 【附方】 ①治头上软疖:虾蟆剥皮贴之。(《活幼全书》) ②治瘰疬脓巳尽,肿已平,疮口未敛,以此贴之:虾蟆皮二个(要活剥者),鼠皮二张,蛇退二条,蜂房(大者)一个。上四...[详细]

  • 【来源】为长臂虾科动物青虾等多种淡水虾的全体或肉。 【原动物】青虾(《纲目》) 体形粗短,长4~8厘米,有青绿色及棕色斑纹。头胸部较粗大,头胸甲前缘向前延伸呈三角形突出的剑额,上缘平直,具11~14齿,下缘具2~3齿。剑额两侧具有柄的眼1对。头部附肢...[详细]

  • 贴生石韦

    【别名】上树咳、石头蛇、上树龟(《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贴生石韦的全草。 【原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线状,长而横走,密被棕褐色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2型;营养叶几无柄,或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或矩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60
  • 361
  • 362
  • 363
  • 364
  • 365
  • 366
  • 367
  • 368
  • 369
  • 370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