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葛?汁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的藤汁。 【原植物】葛?(《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陆玑《诗疏》),千岁?、?芜(《别录》),乌蛙子、千岁木、栽秧藤、割谷镰藤、野葡萄。 藤本。枝条细长,幼枝被有锈色绒毛,后变无毛。叶互生,...[详细]

  • 葛?果实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的果实。夏、秋采集。原植物详 葛?汁 条。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食。 《中华本草》: 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消食。主治肺燥咳嗽;吐血;食积;泻...[详细]

  • 葛谷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 原植物详 葛根 条。 【化学成份】种子含油15%及-谷氨酰基苯丙氨酸。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寒。 【功能主治】 《中华本草》: 健脾止泻;解酒。主治泄泻;痢疾;饮酒过度。 ①《本经》:...[详细]

  • 葛上亭长

    【别名】亭长(《本草经集注》),豆蚝(《动物学大辞典》),豆斑蝥(《国药的药理学》),红娘、鸡冠虫(《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芫菁科昆虫豆芫菁的全虫。 【原植物】 豆芫菁 成虫雌体长14.5~16.7毫米;雄体长11.7~14.2毫米。全体黑色,腹面较灰...[详细]

  • 葛仙米

    【别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原植物】 葛仙米 藻体为多数球形的单细胞串连而成,外被透明的胶质物,集成片状,与木耳相似;...[详细]

  • 葛叶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叶片。原植物详 葛根 条。 【化学成份】叶含洋槐甙0.17~0.35%。 【功能主治】 止血。主治外伤出血。 ①《别录》:主治金疮止血。 ②《本草图经》:主治金刃疮,山行伤刺血出,卒不可得药,但?叶敷之。...[详细]

  • 葛根

    【别名】干葛(《阎氏小儿方》),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葛麻茹(《陆川本草》),葛于根(《山东中药》),黄葛根(《四川中药志》),葛条根(《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详细]

  • 葛蔓

    【别名】葛藤蔓(《卫生易简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藤茎。 原植物详 葛根 条。 【功能主治】治痈肿,喉痹。 《中华本草》: 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喉痹;疮痈疖肿。 ①《唐本草》:烧为灰,水服方寸匕,主喉痹。 ②《纲目》:消痈肿。 【用法用量】...[详细]

  • 葛粉

    【基原】为豆科植物葛 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原植物详 葛根 条。 【成分】 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4%和水分19.546%。 【性味】《开宝本草》:甘,大寒,无毒。 【归经】《品汇精要》:...[详细]

  • 葛花

    【别名】葛条花(《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花。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 原植物详 葛根 条。 主产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安徽等地。 【药材】干燥花蕾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毫米,宽2~6毫米...[详细]

  • 葫芦茶根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葫芦茶的根。原植物详 葫芦茶 条。 【采集】夏、秋采集。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黄疸,痈肿,瘰疬,骨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详细]

  • 葫芦茶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牛虫草、迫颈草、百劳舌(《广西中兽医药植》),金剑草、螳螂草(《泉州本草》),田刀柄、钊板茶、咸鱼草(《岭南草药志》),麻草、鲮鲤舌(《闽东本草》),土豆、地马庄(《贵州草药》),龙舌癀(《福建中草药》)。...[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