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橘红

    【别名】芸皮、芸红(《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 原植物详 橘 条。 【药材】干燥的外层橘皮呈长条形或不整齐纸状薄片,厚不超过0.2毫米,边缘皱缩卷曲。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密布棕黄色...[详细]

  • 橘叶

    【别名】橘子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 原植物详 橘 条。 【采集】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药材】干燥叶多卷缩,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表面灰...[详细]

  • 橘核

    【别名】橘子仁(《婉僧坦集验方》),橘子核(《本草衍义》),橘米(《四川中药志》),橘仁(《药材学》)。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种子。 原植物详 橘 条。 【药材】干燥种子呈卵形或卵圆形,一端常成短嘴状突起,长约7~10毫米,...[详细]

  • 橘络

    【别名】橘丝(《纲目拾遗》),橘筋(《中药材手册》)。 橘瓤上筋膜、橘瓤上丝。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 原植物详 橘 条。 【采集】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将橘皮剥下,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晒干或微火烘干...[详细]

  • 橘白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原植物详 橘 条。 【采集】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除去橘络,晒干或晾干。 【药材】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质...[详细]

  • 橙子

    【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 【原植物】香橙,又名:蟹橙。 常绿小乔木,高达4~6米。枝细长,有长棘针。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3.5厘米,宽约3厘米,先...[详细]

  • 橙子核

    【别名】香橙仁。 【来源】为芸香种植物香橙的种子。 原植物详 橙子 条。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以及苦味成分黄柏内酯和闹米林。 【性味】苦;微温。 【归经】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治疝气,淋病,腰痛。 《中华本草》: 理气止痛。主疝气...[详细]

  • 橙子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原植物详 橙子 条。 【化学成份】 果皮含橙皮甙(hesperidin),挥发油,果胶(pectin),胡萝卜素。挥发油中主要为?牛儿醛(geranial),柠檬烯(limonene)等;还分离到大?牛儿烯(germacrene)B、D和双环大?牛儿烯(b...[详细]

  • 橙皮

    【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 原植物详 甜橙 条。 【药材】完整果皮呈瓣状,略似陈皮,但较厚实,厚者可达2~3毫米。外表金黄色,粗糙,有多数凹下的油腺,比陈皮粗大,分布亦较疏。内表色白,附着有细小黄色...[详细]

  • 橹罟子

    【别名】露兜子(《岭外代答》),?波罗(《岭南采药录》),假菠萝(《生草药手册》),山波罗(《岭南草药志》),野菠萝(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核果。 【原植物】露兜树,又名:路兜勒(《生草药性备要》),...[详细]

  • 缬草

    【别名】穿心排草(《物理小识》),鹿子草、甘松(《植物学大辞典》),猫食菜(《新疆药材》),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拔地麻、抓地虎(《陕西中草药》),香草、蜘蛛香(《陕甘宁青中草药?罚??【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缬草的根及根茎。9~10月...[详细]

  • 鹤虱

    【别名】鹄虱(《唐本草》),鬼虱(《本草崇原》),北鹤虱(《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原植物详 天名精 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除去皮屑,杂质。 主产河南、山西、贵州。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亦产。 【药材】干燥...[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