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葱汁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详细]

  • 伏龙肝

    【别名】灶中黄土(《金匮要略》),釜下土(《肘后方》),釜月下土(《补缺肘后方》),灶心土(《纲目》)。 【来源】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 【采集】在拆修柴火仕(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性状】...[详细]

  • 伏牛花

    【别名】隔虎刺花(《开宝本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原植物详 虎刺 条。 【性味】《开宝本草》:苦甘,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止痛。治风湿痹痛,头痛,四肢拘挛。 ①《开宝本草》:疗久风湿痹,四肢拘挛,骨肉疼痛。作汤主风眩、...[详细]

  • 朱砂莲

    【别名】一点血(《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兜铃的块根。冬季采挖块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大叶马兜铃。 多年生藤本。根呈块状,横走,1~3个相连。茎长约1.5米,具7条纵纹,幼枝及嫩叶被柔毛。叶互生,卵圆形,长4~11厘...[详细]

  • 朱砂根

    【别名】凤凰肠、老鼠尾(《生草药性备要》),平地木、石青子、凉伞遮金珠、山豆根、地杨梅(《植物名实图考》),散血丹、浪伞根、金鸡爪(《岭南采药录》),高脚罗伞(《陆川本草》),小罗伞(《南宁市药物志》),土丹皮(《广西中药志》),金锁匙、...[详细]

  • 鹿茸草

    【别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茵陈、白丝草、土茵陈(《湖南药物志》),栀子草、牙痛草、白头翁、六月霜(《江西草药》),白山艾、白龙骨、白杉笠、千层...[详细]

  • 鹿角霜

    【别名】鹿角白霜(《本草蒙筌》)。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制法】现在所用的鹿角霜,均是提制鹿角胶后剩下的残渣(详鹿角胶条),而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 ①《圣惠方...[详细]

  • 鹿角菜

    【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海萝科植物海萝的藻体。 【原植物】 海萝 藻体紫红色,高4~10厘米,可达15厘米;自盘状固着器丛生具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分枝处常缢缩。枝可达4...[详细]

  • 鹿角胶

    【别名】白胶(《本经》),鹿胶(《本经逢原》)。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 【制法】熬制时间多在11月至翌年3月间。先将鹿角锯成小段,长10~15厘米。置水中漫漂,每日搅动并换水1~2次,漂至水清,取出,置锅中煎取胶液,反复...[详细]

  • 鹿角草

    【别名】小鬼叉子、鬼针草(《江苏野生植物志》),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泉州本草》),鬼疙草(《河南中草药手册》),刺针草(《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草。 【原植物】 小花鬼针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棱形,高3...[详细]

  • 鹿寿草

    【别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 【原植物】 日本鹿蹄草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立,近圆形,或略具角棱。单叶互生,近于丛出;叶片卵圆形,先端圆,全缘或有细疏锯齿,基部楔形或略带圆形,革质;叶柄...[详细]

  • 鹿耳翎

    【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羊仔菊(《福建民间草药》),臭灵丹(《苏南种子植物》),辘轴风(《陆川本草》),四方根(《南宁市药物志》),羊耳三...[详细]

  • 鹿藿

    【别名】鹿豆(《尔雅》郭璞注),?豆、野绿豆(《纲目》),野黄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老鼠眼(《广州植物志》),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湖南药物志》),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下一页
  • 末页
  • 5356420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