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本草植物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麻柳叶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原植物详 枫柳皮 条。 【化学成份】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 【性味】苦,温,有毒。 ①《闽南民间草药》:辛,热,有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慢...[详细]

  • 麻腐

    【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利肠胃,解热毒,滋益精髓,最利老人。 ②《纲目拾遗》:润肌,滑肠,解毒。...[详细]

  • 麻滓

    【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纲目》)。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 【功能主治】治痈疽溃烂,亦可固齿。 【附方】 ①治疽溃后(《纲目》引作疽疮有虫):以生麻油滓,绵裹布疮上...[详细]

  • 麻穗

    【异名】麂、?实(《尔雅》), 麻勃(《本经》), 麻蓝、青羊、 青葛(《吴普本草》)。 【基原】为桑科植物大麻 Cannabis sativa.的幼嫩果穗。原植物详 火麻仁 条。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 《 医林纂要》:甘微辛,平。 ③《广西中药志...[详细]

  • 火麻仁

    【异名】麻子(《本经》),麻子仁(《伤寒论》),大麻子(《本 草经集注》),大麻仁(《药性论》),白麻子(《千金食治》), 冬麻子(《食医心镜》),火麻子(《本草新编》)。 【基原】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 【原植物】大麻(《本草经集注》) satiwi L.,又名:麻(《...[详细]

  • 麻秸

    【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原植物详 黑脂麻 条。 【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耳出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撒。...[详细]

  • 麻油

    【别名】胡麻油(《别录》),乌麻油(《外台》),脂麻油(《近效方》),香油(苏轼《物类相感志》),生油(《本草衍义》),清油(《岭南卫生方》)。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榨取之脂肪油。原植物详 黑脂麻 条。 【性味】甘,凉。 ①《别录》:...[详细]

  • 麻叶

    【出处】《药性论》 【别名】火麻头(《疮科心要》)。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 原植物详 火麻仁 条。 【化学成份】 大麻叶含2-四氢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另据报道,分析17个国家的检样,大麻二酚酸占叶的酸性部分的3.8~41.7%,是叶的...[详细]

  • 象皮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 【原动物】亚洲象,又名:印度象。 体躯庞大,高达2.5米,体重3.5~6吨。头长大,前额凹,颈短。鼻长,可垂地,能伸缩自如,圆筒形,下部较细,鼻孔在末端,前缘有一肉突。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可达1.5~1.8米...[详细]

  • 旋复花

    【别名】?、盗庚(《尔雅,),戴椹(《本经》),飞天蕊(侯宁极《药谱》),金钱花(《本草图经》),野油花(《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滴滴金、夏菊(《纲目》),金钱菊(《花史》),艾菊、迭罗黄(《群芳谱》),满天星(《岭南采药录》),六月菊(...[详细]

  • 金沸草

    【出处】《本经》 【别名】金佛草、白芷胡(《分类草药性》),旋复梗、黄花草(《苏州本产药材》),毛柴胡、黄柴胡(《重庆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茎叶。 【采集】9~10月采收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产江苏、...[详细]

  • 旋复花根

    【来源】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的根。原植物详 旋复花 条。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治风湿。 ②《江苏植药志》:治刀伤,疔疮;煎服平喘镇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 ①续断筋:旋复花根洗净,捣,...[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下一页
  • 末页
  • 518620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