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资讯 >

鹿胎的炮制方法

鹿胎粉《本经逢原》:酥炙黄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砍成碎块,置铁丝筛上,于无烟炉火上烘烤,烤热后,均匀地涂抹酥油(或麻油),待油渗入鹿胎块内部,继续涂油和...[详细]

  • 续命虫

    寄生虫之一种。《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肚腹长大,肉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用鹤虱末,水调服五钱自愈。...[详细]

  • 续选临证指南

    医案医方著作。四卷。清叶桂撰,华蚰云校。卷一续...[详细]

  • 续医说

    医史著作。十卷。明俞弁撰。刊于1522年。本书仿《医说》的体例,分为原医、医书、古今名医等27类,各类更列小标题,补充引录历代文献中的医学掌故。作为《医说》的续集。现存抄本。...[详细]

  • 《续易简方论》

    医方著作。六卷。宋施发撰于1243年。作者鉴于王硕《易简方》一书失之过简,而对虚实冷热之证无所区别,故除对该书选方予以评述外,补充160余方。并对王氏原书中若干不同学术观点作了分析评议。现存日本旧刊本。...[详细]

  • 嗅气味

    闻诊内容之一。即通过嗅闻病人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了解诊断疾...[详细]

  • ?(xù,音序)痛

    蓄积疼痛,集中在某一部位。《灵枢周痹》: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详细]

  • 蓄热吐血

    病证名。见《金匮翼诸血统论》。指吐血因于内有蕴蓄之热或瘀热所致。内有蓄热则迫血妄行,症现吐血或口鼻出血(或为红色,或为紫黑块状),量较多,胸膈痞热而痛;或表现为少腹满,小便不利,或喜忘如狂,身热,大便黑色,但有小腹满,小便不利者,属轻证,...[详细]

  • 蓄水证

    太阳腑证之一。详伤寒蓄水证条。...[详细]

  • 蓄血

    病证名。一作蓄血证。指瘀血内蓄的病证。《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这是蓄血证的早期文献。现结合临床情况,大致可为二。 ①指多种内有瘀血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蓄血,瘀血郁结也当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呕...[详细]

  • 蓄血发黄

    病证名。《伤寒全生集辨伤寒发黄》:蓄血发黄者,其人身黄,脉沉结,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其人如狂,此为蓄血在下焦,用桃仁承气汤下之,盖血下则黄退也。参见蓄血、黄疸、伤寒蓄血条。...[详细]

  • 蓄血腹胀

    证名。腹胀之一。约有两种情况,其一属于腹胀(或臌胀)因于内有瘀血之病理者。参见鼓胀条。其二系指伤寒腹胀中的一种。《症因脉治肿胀总论》指出系由伤寒表邪已解,血蓄于下焦(此处主要指肠道)所致,症见腹胀痞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参见伤寒腹胀条。...[详细]

  • ?(xù,音蓄)满

    ?通蓄。饮食积滞,腹中胀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满。...[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下一页
  • 末页
  • 449537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