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资讯 >

鹿胎的炮制方法

鹿胎粉《本经逢原》:酥炙黄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砍成碎块,置铁丝筛上,于无烟炉火上烘烤,烤热后,均匀地涂抹酥油(或麻油),待油渗入鹿胎块内部,继续涂油和...[详细]

  • 徐疾补泻

    针刺补泻法之一。即以进出针的快慢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缓慢地进针至一定深度,行针完毕后迅速退至皮下而出针者为补法。反之,迅速进针至一定深度,行针完毕后,缓慢地退至皮...[详细]

  • 徐謇(jiǎn音检)(约432-512年)

    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成伯。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叔响为当时名医。承袭家业,亦有医名。精于脉诊,讲求服食,常服药饵,年垂八十,鬓发不白,力未稍衰。正始元年(504年),为光禄大夫,加平北将军。卒于延昌(512-515...[详细]

  • 徐锦(?-1824年)

    清代医家。字奉直,一字炳南,号淡安。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为名医顾雨田之弟子,深得其传。为医数十年,治疾多效。尝校刊《金匮翼》、《伤寒补亡论》等,辑《奇病录》三卷(1840年),着《千金方管见》(已佚)、《心太平轩医案》(抄于1851年)等。...[详细]

  • 《徐灵胎医学全书》

    医学全书。清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脉学》、...[详细]

  • 徐梦符

    宋代医家。着《外科灸法论粹新书》一卷,今佚。...[详细]

  • 徐敏齐

    隋代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北周名医徐之范之子。开皇(581-600)年间赠朝散大夫。...[详细]

  • 徐谦

    明儿科医家。字仲光,号澄观。?李(今浙江嘉兴)人。撰有《仁端录》十六卷,后经其弟子陈葵加以删定,为论痘疹的专书。徐氏认为治痘应分别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而诊治,并附治疹之法。其所述治痘之法着重审证论治,不偏于攻或补。...[详细]

  • 徐秋夫

    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熙为晋医家。从父习医,尤擅针灸。其子道度、叔响皆有医名。...[详细]

  • 徐?

    明代医家。号匿迹市隐逸人。应天(今江苏南京)人。行医数十年,于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研究。以为前人只注《伤寒论》而未注《金匮要略》,致使俗医分伤寒杂病为两家。徐氏有慨于《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之睽离,乃将其校梓,即后收入《医统正...[详细]

  • 徐润之

    清末医家。字松生,别名松龄。浙江平阳人。精研医经,尤长于治温病,着有《松龄医铎》,包括《医界通邮》、《温热篇》、《达生篇》、《小儿范》、《三时伏气论》、《金匮遗珠》六篇。又撰《华佗疡科拾遗》。...[详细]

  • 徐升泰

    明末医家。字世平。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精研儒术、博览医书,对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一书尤有心得。晚年专门着书。编《本草正伪补遗》。已佚。...[详细]

  • 徐师曾

    明代官吏。字伯鲁,号鲁庵。吴江(今属江苏)人。幼先习儒,长而博学,兼通医卜、阴阳等。将其友沈承之(子禄)所著关于经络之书稿续编成《经络全书》两卷。(1576年)。初仅有传抄本行世,后由尤乘等增订刊行(1688年)(因历经传写,误题为师鲁着)。又撰...[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下一页
  • 末页
  • 449537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