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岩椒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Yn Jiāo 【别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毛刺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剥去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毛刺花椒 灌木或小乔木,高1~1.6米。根条状,质地坚韧。茎有分枝,...[详细]

  • 岩笋

    【出处】《云南中草药...[详细]

  • 岩松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Yn Sōn? 【别名】瓦松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花岩松的全草。 【采集】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①黄花岩松 多年生草本,高16~22厘米。根稍分枝,弯曲,向下渐细,如鼠尾状。茎直立,分...[详细]

  • 岩陀

    【出处】《云南中草药...[详细]

  • 岩豆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Yn Du Gēn 【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 【原形态】原植物详 鸡血藤 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详细]

  • 明党参

    【别名】土人参、百丈光、天瓠(《证治准绳》),粉沙参,红党参(《本草从新》),金鸡爪(《本草求原》),山花(《中国药植志》),山萝卜(《浙江中药手册》),明沙参(《中药志》),明参(《四川中药志》)。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Mn? D...[详细]

  • 败酱

    【出处】《本经》 【拼音名】 Bi Jin? 【别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详细]

  • 帕梯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详细]

  • 帕梯果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详细]

  • 虎耳还魂草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Hǔ ěr Hi Hn Cǎo 【别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秋后采收。 【原形态】 珊瑚苣苔 多年生草本。无茎。叶3~4枚。轮生于根茎顶端,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卵形,长1...[详细]

  • 虎尾轮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拼音名】Hǔ Wěi Ln 【别名】狐狸尾、猫尾草(《广西中药志》),统天草(《闽南民间草药》),大本山菁、古钱窗草、铁金锏(《泉州本草》),狗尾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秋季收采。 【原形态...[详细]

  • 虎尾轮根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拼音名】Hǔ Wěi Ln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根。 原植物详 虎尾轮 条。 【性味】甘,温。 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②《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涩而平。 【归经】入肺、胃、肾三经。 ①《广西中药志》...[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91
  • 392
  • 393
  • 394
  • 395
  • 396
  • 397
  • 398
  • 399
  • 400
  • 401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