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金果榄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金?榄(《药性考》),金苦榄(《柑园小识》),地胆、天鹅蛋(《分类草药性》),九牛胆、铜秤锤、金银袋(《广西野生资源植物》),金榄(《陆川本草》),地苦胆(《四川中药志》),地蛋、破石珠(《湖南药物志》),金牛...[详细]

  • 金环蛇

    【出处】《广西中药志》 【别名】手巾蛇(《脊椎动物分类学》),金蛇,金包铁,金角带(《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眼镜蛇科动物金环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采集】9~10月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剔去牙齿,鲜用或烘干后用。 【原形态】 金环蛇 全...[详细]

  • 金纽子

    【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护心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三头水蜈蚣的全草。 春、夏采...[详细]

  • 金纳香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别名】牛虱子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长钩刺蒴麻的根和叶。 春季采叶;秋冬采根。 【原形态】 长钩刺蒴麻 落叶半灌木,高约1米。分枝有淡黄色星状毛。叶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长8~16厘米,宽2~6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详细]

  • 瓮菜癀

    【出处】福建 【别名】马蹄癀草。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瓮菜癀的全草。 【原形态】 瓮菜癀 一年生草本。根弯曲,如鼠尾,末尾尖。茎细而弯曲,匍匐状,长12~30厘米,生有毛茸,幼嫩者毛茸更多。根生叶具长柄,长6~7.5厘米,有茸毛;叶片长3~6厘米,宽2.5...[详细]

  • 金丝带

    【出处】《陕西中草药》 【别名】金腰带(《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松萝科植物绿树发的丝状体。 丝状体全年可采,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 绿树发 寄生地衣类植物,全体成丝状,淡黄绿色或金黄色,长25厘米左右。枝呈粗线状,潮湿时先端刺状小枝与主...[详细]

  • 金鸡勒

    【出处】《纲目拾遗》 【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种:在南美,通常于雨季将树砍倒,剥取树皮,晒干或烘干,并加压成扁平的片状。树皮干燥时卷成筒状...[详细]

  • 金鸡尾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掌羽凤尾蕨的根茎或全草。 【原形态】 掌羽凤尾蕨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倾斜,有管状中柱,被柔毛。叶丛生或密生;叶柄长15~30厘米,细弱、光滑,淡稻秆...[详细]

  • 金花菜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细叶百脉根的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态】 细叶百脉根 多年生草本,高12~30厘米。茎丛生,有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枚,基部2小叶较顶端3小叶为小,顶端小叶倒披针形,长5~17毫米,宽2~5毫米,...[详细]

  • 金刚藤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别名】菝葜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 8~9月挖...[详细]

  • 金刚散

    【出处】《云南中草药》 【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三裂叶蛇葡萄的根或根皮。 秋、冬采,晒干。鲜用全年可...[详细]

  • 金耳环,

    【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82
  • 383
  • 384
  • 385
  • 386
  • 387
  • 388
  • 389
  • 390
  • 391
  • 392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