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香樟叶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植物详 香樟 条。 【化学成份】 叶含挥发油2~3.7%。 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6~3.3%,其中1,8-桉叶素含量约60%、樟脑0.75%,其他成分有柠檬醛、癸醛、-蒎烯、莰...[详细]

  • 香槐

    【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 【采集】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 【原植物】 香槐。 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色,二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有细小皮孔。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膜质,基...[详细]

  • 香菊

    【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叶。 【原植物】 芙蓉菊。 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顶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详细]

  • 香茹

    【别名】矮鬼针草、鹿角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原植物】 香茹。 草本,高15~35厘米。茎有纵棱。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根生叶具长柄;茎生叶互生,柄较短。头状花序小,黄色,异性;总苞钟状,苞片狭,2列:花托有...[详细]

  • 香茅根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根,全年可采。原植物详 香茅 条。 【化学成份】根茎含生物碱0.3%。此生物碱具有吲哚环。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止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2两。...[详细]

  • 香茅

    【别名】大风茅(《岭南采药录》),柠檬茅(《种子植物名称》),柠檬草(《广州植物志》),茅草茶、姜巴茅(《贵州民间药物》),姜草、香巴茅(《四川中药志》),香茅草、风茅草(《广东中药》Ⅱ),姜巴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详细]

  • 香构

    【别名】藤构、娃娃皮、野棉皮。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小黄构的茎皮和根。全年可采,晒干。 【原植物】小黄构,又名:黄构。 常绿灌木,高0.5~1米,多枝纤细。叶对生,稀互生,纸质至近革质;叶片矩圆形或倒卵状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1.5~4厘米,宽0.6~1.7...[详细]

  • 香附

    【出处】《纲目》 【别名】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详细]

  • 香芋

    【别名】 团芋、湾洪 (傣名)。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香芋的块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用。 【原植物】 香芋。 草本,高20~40厘米。块茎长卵圆形,须根很多。叶根出;叶柄柔软而长,达20~25厘米;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膜质,长15~20厘米,宽6...[详细]

  • 香叶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别名】香艾(《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牛儿苗科植物香叶天竺葵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植物】 香叶天竺葵。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芳香,密被短毛或淡黄色小腺毛。茎基部木质化,节处膨大。叶互生,宽心形或近圆...[详细]

  • 复叶披麻草根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复叶披麻草的根。原植物详 惊风草 条。 【采集】秋、冬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治烦热口渴,胸闷呕吐,吐血衄血,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痈肿疔毒,湿热发黄。...[详细]

  • 复羽叶栾树

    【别名】花楸树、泡花树(《中国树木分类学》),灯笼花,马鞍树(《贵州草药》)。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复羽叶栾树的根,根皮或花。夏、秋采收。 【原植物】 复羽叶栾树。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小枝灰色,有短柔毛并有皮孔密生。2回羽状复...[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53
  • 354
  • 355
  • 356
  • 357
  • 358
  • 359
  • 360
  • 361
  • 362
  • 363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