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桐油

    【来自】《日华子本草》 【别名】桐子油(《纲目》)。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 原植物详 油桐子 条。 【化学成份】 从油桐子热压所得的桐油,是一种干性油(碘价157~170),以高温(200~250℃)加热,可因自行聚合而成凝胶,甚至完全...[详细]

  • 九牯牛

    【基原】为寥科植物九牯牛的全草。 【厚植物】九牯丰Meissn. 直立草本。茎有毛。卟 互生,长椭圆形,长8 15厘米,宽33.5厘 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 形;托叶鞘状膜质。总 状花序,呈圆锥花序式 排列,顶生;花序柄红 色,有毛;苞片鞘状,红 褐色;花瓣5,白色...[详细]

  • 九头草

    【异名】小九股牛 【基原】为石竹科植物九头草的根。 【原植物】九头草。 多年生草本,高33 57厘米。根条状,直下 生,长可近32厘米,根 头处留有茎基。数茎丛 生,圆柱形,绿色,被有 短毛,节处膨大。基生 叶线形,长约3.4厘米, 宽约3.3毫米,具细柄; 茎...[详细]

  • 人面子根皮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原植物详 人面子 条。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酒煎,尽量饮之,能散乳痈。...[详细]

  • 人参条

    【出处】《本草从新》原作参条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 原植物洋 人参 条。 【功能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详细]

  • 泡桐果

    【来源】为玄参种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果实。原植物详 桐皮 条。 【化学成份】果实含桐酸、脂肪油、黄酮类、生物碱。 【药理作用】 ①止咳作用: 小鼠服毛泡桐果煎剂或泡桐果乙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二氧化硫或氨水引咳法)。 ②祛痰作用: 麻醉犬口服...[详细]

  • 桐皮

    【出处】《本经》 【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 【原形态】①泡桐(《纲目》),又名:白桐(陆玑《诗疏》),椅桐(陶弘景),黄桐(《本草图经》),白花桐...[详细]

  • 泡桐花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花。 原植物详 桐皮 条。 【功能主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疖肿。 【复方】治腮腺炎(痄腮):泡桐花八钱。水煎,白糖一两冲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详细]

  • 桐根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挖。原植物详 桐皮 条。 【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①《重庆草药》:除风湿,清肠胃热毒,用于风湿脚痛,肠风下血,痔疮。 ②《河南中草药手册...[详细]

  • 桐木

    【出处】《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原植物见 桐皮 条。 【化学成份】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异泡桐素、d-芝麻素、d-细辛素。幼枝含与丁香甙有关的、结构未明的葡萄糖甙名泡桐甙。毛泡桐尚含梓果次甙。 【功能主治】《补缺肘后方》:治...[详细]

  • 桐叶

    【出处】《本经》 【别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 原植物见 桐皮 条。 【化学成份】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墩果酸相近,作用也相近,为皂甙元,可作乳化剂用...[详细]

  • 桄榔面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将树干割断,去皮,取髓部晒干,磨粉。原植物见 桄榔子 条。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海药本草》:作饼炙食,补益虚羸乏损、腰脚无力。 【摘录】《大辞典》...[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337
  • 338
  • 339
  • 340
  • 341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