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翅果唐松草

    【出处】《吉林中草药》 【别名】猫爪子(《吉林中草药》),红莲(藏名)。 【来源】为毛良种植物翅果唐松草的全草或根及根茎。 【采收】秋季采挖根及根茎,去泥砂,晒干;夏季采全草,晒干。 【原植物】 翅果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60~150厘米。根茎短...[详细]

  • 翅茎香青

    【出处】浙江《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 【别名】白四棱锋、枫茄香。 【来源】为菊科植物翅茎香青的全草。秋季采。 【原植物】 翅茎香青。 多年生草本,具特殊芳香,高15~50厘米。全株被白色绵毛。茎簇生,单一不分枝。叶互生,无柄,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详细]

  • 翅卫矛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别名】约哦(藏名)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7~8月采,晒干。 【原植物】 栓翅卫矛。 落叶灌木,高约4米。枝近四棱,硬直,有2~4个软木质翅,灰褐色;冬芽...[详细]

  • 草石蚕

    【别名】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详细]

  • 羊肉(山羊)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 【原形态】 ①山羊(陶弘景): 体长1~1.2米。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皆有角1对,雄性的角特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颚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详细]

  • 栗子

    【出处】《千金食治》 【别名】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原植物】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落叶乔木,高15~20米...[详细]

  • 栗?

    【基原】为壳斗科植物栗Castanea mollissima BI.的内果皮。原植物详 栗子 条。 【性味】《纲目》: 甘,平,涩,无毒。 【功用主治】治瘰疬, 骨鲠。 【选方】 ①治栗子颈: 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获),捣敷之。(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骨鲠在咽: 栗子内薄皮(栗获)烧...[详细]

  • 栗毛球

    【出处】《纲目》 【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原植物详 栗子 条。 【功能主治】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①《补缺肘后方》:治丹...[详细]

  • 栗壳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 原植物详 栗子 条。 【性味】《纲目》:甘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 ①孟诜: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 ②《日华子本草》:治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研末或入丸剂。...[详细]

  • 栗叶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 原植物详 栗子 条。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详细]

  • 栗花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 原植物详 栗子 条。 【化学成份】花含精氨酸。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 治泻痢,便血,瘰疬。 ①《日用本草》:治瘰疬。 ②《滇...[详细]

  • 栗树皮

    【出处】《食疗本草》 【别名】栗树白皮(《唐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皮。 原植物详 栗子 条。 【化学成份】皮含槲皮素、尿素、色素及鞣质。 【功能主治】治丹毒,癞疮,口疮,漆疮,打伤。 ①《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②孟诜:主疸疮毒...[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 326
  • 327
  • 328
  • 329
  • 330
  • 331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