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大绿藤

    【基原】为葡萄科植物大绿藤的茎藤。 【原植物】大绿藤。又名: 痧症药。 木质藤本。茎带绿色,卷须与叶对生,有5~8条细长分枝,末端吸盘常为黑色肥厚的一弯钩。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疏...[详细]

  • 大粘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土升麻、大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青白麻叶、籽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玄麻、升麻、山毛柳、接骨木、接骨灵、红水麻、血升麻、涩叶树。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叶。 【原植物】 红雾水葛。 小灌木,高...[详细]

  • 猪苓

    【别名】豕零(《庄子》), ?猪屎 (《本经》),豕橐(《庄子》)司马彪注), 冂 苓(《韩昌黎集》),地乌桃(《本草图经》),野猪食(《东北药植志》),猪屎苓(《四川中药志》)。 猪茯苓、野猪粪。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 【原植物】 猪苓...[详细]

  • 大麻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别名】麻里麻、麻三段、豆叶百步还阳(《云南中草药》),大豆荚、大九荚(《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镰?豆的根或叶。 【原植物】 镰?豆。 缠绕状草质藤本,长约2米。根粗壮,圆柱形,外表褐色,具纵纹。茎纤细,有3...[详细]

  • 大浮萍

    【异名】 大 藻 (《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广西药植名录》)。 水浮莲、天浮萍、水浮萍;大浦藻、浮碎、浮萍、连花碎、水白菜、草包草、水鞭蓉、翻萍、大番萍、水荷莲、肥猪草、红莴苣...[详细]

  • 大狼毒

    【基原】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的根。 【原植物】 大狼毒,又名:五虎下西山、搜山虎。 格枝糯、乌吐、 矮红、隔山堆。 多年生草木,高达50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根圆柱形,不分枝,外皮黑褐色;内面黄白色。单叶互生;长圆形,长4.5~6.5厘米,宽1厘米,先端钝,基部楔...[详细]

  • 大草蔻

    【异名】草蔻、草豆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土砂仁、假砂仁。 【基原】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种子。 【原植物】 艳山姜 Schum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2~3米。根肥大。叶大,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7~16厘米,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短而密的粗毛。...[详细]

  • 大树皮

    【异名】榔?、?树 【基原】为榆科植物越南?的树干内皮。 【原植物】越南榆mwas fpnWetsis Gagn. 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径约30厘米,树冠近圆形; 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单叶互 生;革质;倒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2.54.5厘米,宽12...[详细]

  • 大泡通

    【异名】 大通塔、柴厚朴(《贵州民间药物》),野巴戟(《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隔子通(《四川常用中草药》)。 万贯钱、豆豉杆、大加皮、绒毛鸭脚木、泡桐树、牛嗓管、假通脱木、伞把木、 白背鹅掌柴。 【基原】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 穗...[详细]

  • 大金刀

    【出处】《湖南药物志》 【别名】青卷莲,肺经草(《湖南药物志》),青竹标(《贵阳民间药草》),梳子草(《贵州草药》)。 西风剑。 水石韦、银茶匙、牌坊草、肺甲、阿加参、岩豆草、七星凤尾草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的全草。 【原植物】盾蕨,又名:单叶盾蕨...[详细]

  • 大青草

    【异名】 青泽兰、化痰清(《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杜根藤。 【基原】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的全草。 【原植物】水蓑衣。 年或二年生草本。茎高2590厘米。茎稍带四棱,? 净或嫩茎被短柔毛。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揽状或线形, 长29厘米,宽715米,纸质,两端均狭,全缘...[详细]

  • 驳骨丹

    接骨草、四季花(《群芳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驳骨、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广西药植名录》),细骨风。细叶驳骨兰、臭黄藤。尖尾峰、接骨筒、白及草。...[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