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梅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带叶枝梗。 详 乌梅 条。 【功能主治】《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详细]

  • 梅核仁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种仁。 详 乌梅 条。 【化学成份】种子含苦杏仁甙。 【性味】 ①《药性论》:味酸,无毒。 ②《纲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暑,明目,除烦。 ①《吴普本草》:明目,益气。 ②《药性论》:除烦热。 ③...[详细]

  • 梅根

    【出处】《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根。 【功能主治】治风痹,休息痢,胆囊炎,瘰疬。 ①《别录》:治风痹。 ②《崔氏纂要方》:初生小儿取根同桃、李根煮汤浴之,无疮热之患。 ③《日华子本草》: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详细]

  • 梅叶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详 乌梅 条。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 【附方】 治月水不止:梅叶(焙)、棕榈皮灰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圣济总录》)...[详细]

  • 梧桐子

    【出处】《履?岩本草》 【别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 【原植物】梧桐(陶弘景),又名:榇、梧(《尔雅》),青梧(《品汇精要》),桐麻、瓢羹树(《草木便方》),耳桐、苍桐、青皮树、春麻、九层皮、白...[详细]

  • 梧桐花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花,夏季采收。 原植物详 梧桐子 条。 【炮制】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详细]

  • 梧桐叶

    【出处】《纲目》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叶。 原植物详 梧桐子 条。 【化学成份】含甜菜碱、胆碱、-香树脂醇、-香树脂醇乙酸酯、-谷甾醇、卅一烷及芸香甙0.15%。 【药理作用】叶浸膏(先用水煎,再以醇处理而得)对麻醉狗及猫静脉注射0.25~0.5克/公斤...[详细]

  • 梧桐白皮

    【出处】《本草图经》 【别名】梧桐皮(《履?岩本草》)。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去掉栓皮的树皮。 原植物详 梧桐子 条。 【化学成份】树皮含水分40.63%,灰分2.69%,粗蛋白质4.16%,粗脂肪2.47%,粗纤维25.14%,戊聚糖和戊糖6.61%。尚含廿八醇...[详细]

  • 梧桐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别名】梧桐?(《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根,9~10月采。原植物详 梧桐子 条。 【性味】 ①《草木便方》:甘, ②《重庆草药》:味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血脉,通经络。治风湿关节疼痛,...[详细]

  • 合萌

    【别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皂角、大样夜合草(《中国药植志》),禾镰树子、梳子树(《江西民间草药》),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湖南药物志》)...[详细]

  • 梗通草

    【出处】《饮片新参》 【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 【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原植物详 合萌 条。 主产江苏、浙江等地。 【药材】干燥茎的木质部分,呈圆柱形,顶端渐细,直径1~2厘米;表...[详细]

  • 琉璃草根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别名】倒提壶、大赖毛子。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 【原植物】 展枝倒提壶。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株密生白绒毛。茎刚直,叉状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柄,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微凸头,...[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84
  • 285
  • 286
  • 287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