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黄花地桃花

    【别名】黄花虱麻头(《中医方药学》),?头婆、密马专(《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 刺蒴麻 的根。 【原植物】 刺蒴麻。 半灌木,高约1米,全株稍被毛。茎或分枝下部的叶菱状宽卵形或宽卵形,3裂,上部叶卵形,不裂,长3~8厘米,宽1.5...[详细]

  • 黄颡鱼涎

    【来源】为?科动物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原动物详 黄颡鱼 条。 【功能主治】《日用本草》: 生津消渴, 治消渴。 【附方】 治消渴饮水无度:黄颡鱼涎和青蛤粉、滑石末等分。丸梧子大,每粟米汤下三十丸。(《纲目》生津丸)...[详细]

  • 黄蜀葵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原植物】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详细]

  • 黄蜀葵子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原植物详 黄蜀葵叶 条。 【性味】甘,寒,滑。 ①《纲目》:甘,寒,滑,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通乳。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痈肿,跌扑损伤,骨折。 《中华本草》: 利水;通经...[详细]

  • 黄蜀葵叶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 黄蜀葵 的叶片。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滑,无毒。 ②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甘,滑,微寒。 【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托疮解毒,排脓生...[详细]

  • 黄蜀葵根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 原植物详 黄蜀葵花 条。 【化学成份】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 【性味】甘苦,寒。 ①《纲目》:甘,寒,滑,无毒...[详细]

  • 黄蜀葵茎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茎或茎皮。 原植物详 黄蜀葵花 条。 【性味】甘滑,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和血,除邪热。治产褥热,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煮鸡蛋吃。外用:油浸搽。 【附方】 ①治气血虚:蜜炙黄蜀葵茎及根一两,...[详细]

  • 黄锁梅叶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原植物详 黄锁梅根 条。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止血。治外伤出血。 ②《红河中草药》:治黄水疮。 ③《文山中草药》:治慢性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详细]

  • 黄锁梅根

    【出处】《滇南本草》 【别名】锁梅根、钻地风(《滇南本草》),锁地风(《滇南本草》整理本),黄泡刺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红锁梅、乌泡(《云南中草药》),黄泡、倒竹...[详细]

  • 黄麻梗虫

    【别名】黄麻虫(陶华),麻虫(《百草镜》)。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 黄麻茎 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 【功能主治】治疔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研调涂。 【附方】 治疔:㈠黄麻梗内虫,以葱叶包贮,挂风头令干,将疔疮挑破,以麻虫少许,入于所挑之处;(《...[详细]

  • 黄接骨丹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山马菜的根。 【原植物】山马菜,又名:尖叶丝石竹、石栏菜、尖叶霞草。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壮,黄褐色。茎多分枝,光滑无毛。单叶对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3毫米,先端钝尖,基部稍狭,全缘;无柄。圆...[详细]

  • 黄珠子草

    【别名】珍珠草、鱼骨草、日开夜闭(《南宁市药物志》),地珍珠、假芋(《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黄珠子草 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 黄珠子草。 一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秃净。茎基部木质化,表面带紫色,叶互生,2列,线状长圆形,长1....[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270
  • 271
  • 272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