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痢止蒿

    【别名】止痢蒿、 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 【原植物】 痢止蒿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上生有纤细的须根。茎四棱形,带红色。单叶对生;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详细]

  • 敦盛草

    【别名】敦木卜江区(藏名) 【来源】为兰种植物西藏杓兰的根。 【原植物】 西藏杓兰 草本,高30~45厘米。根茎短,生多数细长须根,土黄色。茎直立,具3~5叶片。叶互生,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收狭成鞘抱茎,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被细...[详细]

  • 鲂鱼

    【别名】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 【原动物】 三角鲂 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厘米,为体高的2.2~2.8倍。头很细...[详细]

  • ?鱼

    【基原】为鲤科动物锯倒刺?的肉。 【原动物】锯倒刺? Spinibarbichthys denticulatus Oshima。 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全体几成长菱形,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头小,稍尖,头的背部成弧形。吻钝,稍向前突出。口端位,成马蹄形;唇厚,上、下唇在口角处...[详细]

  • 紫萁

    【别名】 高脚贯众、老虎牙、水骨菜, 大贯从、薇贯众、大叶狼衣 、黑背龙、见血长。 【来源】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e Thunb.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原植物】 紫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短块状。叶丛生,二型,幼时密被绒毛;营养叶三角状...[详细]

  • 贯众

    【异名】?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 (本经》),贯中、贯钟、 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 (经典释文》),凤尾草 (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详细]

  • 脾寒草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的全草。 【原植物】 直立婆婆纳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具细软毛。茎直立,或下部略偃伏,高10~-30厘米。自基部分枝,枝斜上。叶对生,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1~1.5厘米,宽5~8毫米,边缘具钝锯齿,基部圆形,下部叶具...[详细]

  • 腊雪

    【来源】为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 【性味】淡,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冷,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降火止渴。治瘟疫、中暑热狂,伤酒热渴。 ①《本草拾遗》: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详细]

  • 猴樟

    【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牛筋条、牛荆树(《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 【原植物】 猴樟 乔木,高达16米。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芽卵形,具绢状毛。叶...[详细]

  • 猕樟果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原植物详 猴樟 条。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研末,开水吞服。 《中华本草》: 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虚寒胃痛;腹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详细]

  • 猴枣

    【别名】猴子枣、羊肠枣(《药物出产辨》),猴丹(《中国医学大辞典》),申枣(《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原动物详 猕猴骨 条。 【药材】呈椭圆形,略侧、枣,大小相差悬殊,大者如鸡卵,小者仅如黄豆,一般如莲子大。表...[详细]

  • 刺猬皮

    【出处】《本草原始》 【拼音名】C Wei P 【别名】猬皮(《本经》),仙人衣(《山东中药》)。 【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皮。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 【原形态】①...[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