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

银朱

【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 【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制法】按:银朱...[详细]

  • 新裂耳蕨

    【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 【原植物】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30厘米,密生虹棕色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和披针形及条...[详细]

  • 新木?

    【别名】三苍。 【来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榧子的根或树皮。 【原植物】金毛新木?子,又名:新木?。 常绿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密生棕色的绢状毛。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革...[详细]

  • 鲈鱼

    【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来源】为?科动物鲈鱼的肉。 【原植物】 鲈鱼 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第1背鳍起点处隆起。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略尖,中等大。吻尖,口大,稍倾斜,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锄骨、...[详细]

  • 腹水草

    【别名】疗疮草(《汪连仕采药书》),仙桥草(《李氏草秘》),翠梅草,毛叶仙桥(《纲目拾遗》),两头蛇、三节两梗(《中华医学杂志》(6):421,1956),霜里红、两头根(《浙江中药手册》),钓鱼竿(《中国药植图鉴》),吊线风、梅叶伸筋、金鸡尾、...[详细]

  • 貉肉

    【基原】为犬科动物貉的肉。 【原动物】貉(《诗经》)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ray, 又名: ?(《尔雅》郭璞注), ,金毛獾(《医林纂要》),狸。 形体似狐,但体小而粗。身长50~65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重4~6公斤。吻及耳均短,两颊部有蓬松的淡色长毛...[详细]

  • 鼠尾粟

    【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福建中草药》)、 牛顿草、牛尾草、狗屎草 。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鼠尾粟的全草。 【原植物】 鼠尾粟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丛生,直立,质较坚硬,平滑无毛。叶长15~45厘米,宽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截...[详细]

  • 鼠曲草

    【别名】鼠耳、无心草(《别录》),鼠耳草、香茅(《本草拾遗》),蚍蜉酒草(《酉阳杂俎》),黄花白艾(《履?岩本草》),佛耳草(《脾胃论》),茸母(邵桂子《雪舟脞语》),黄蒿(《本草会编》),米曲、毛耳朵(《纲目》),水菊(《质问本草》),...[详细]

  • 鼠李

    【别名】牛李(《吴普本草》),鼠梓、稗(《别录》),赵李、皂李(《唐本草》),山李子(刘禹锡《传信方》),乌巢子(《本草图经》),女儿茶、牛筋子(《救荒本草》),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纲目》),绿子(《本经逢原》),乌罡子、牛诮子、禾镰...[详细]

  • 鼠李根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原植物详 鼠李 条。 【性味】《食疗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食疗本草》:煮浓汁含之治露齿。并疳虫蚀入脊骨者可煮浓汁灌之。 【附方】 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 牛李根、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详细]

  • 鼠李皮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 原植物详 鼠李 条。 【药材】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外表灰黑色,粗糙,有纵横裂纹及小形横长皮孔。枝皮较光滑。除去栓皮者,表面呈红棕色。内表面深红棕色,有类白色纵纹理(纤维束)。质脆,易折断,...[详细]

  • 鼠妇

    【别名】伊威(《诗经》),蟠、鼠负(《尔雅》),负蟠、?蜮(《本经》),委黍(《说文》),负?(《广雅》),?黍(《别录》),鼠姑(陶弘景),鼠粘(《蜀本草》),鼠赖虫、湿生虫(《圣惠方》),地鸡(《寿域神方》),地虱(《纲目》),肥蛀蚋...[详细]

  • 鼠胆

    【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胆。 原动物详 鼠 条。 【性味】《玉楸药解》:味苦,性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治青盲,雀目,?耳。 《中华本草》: 清肝利胆;明目聪耳。主治青盲;雀目;?耳...[详细]

  • 首页
  • 上一页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下一页
  • 末页
  • 5336388
诊堂门面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王氏家传山草药祛邪疗法,在治疗肾脏病上更大大提高了治病效果;其抗炎中草药效成分有效直达病灶,清除肾脏炎症、修复肝肾异常功能,使患者气、血、阴、阳充沛平衡,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治病目的;另外,还有通腑降浊成分通过大便排毒,将体内久积废物、垃圾排泄体外,降低血毒,改善血循环等障碍,提高造血机能,起到净化血液毒素,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详细]

即时咨询专家
王氏中医肾病诊堂
肾病常识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

肾病保健更多...

每年定期体检预防肝癌!

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已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然而能长期生存者多是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下降、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详细]